美文网首页
【第14天】【书评】【江城:这是1996-1998年的涪陵,也是

【第14天】【书评】【江城:这是1996-1998年的涪陵,也是

作者: 公子七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20:34 被阅读13次

这是1996-1998年中国西部长江之畔一座四川小城的故事,它叫涪陵。不久后,它的行政规划脱离了四川省,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的下属区。

二十年前的中国西部,如今读来却是倍感陌生。

江城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二十世纪末中国的一个缩影。

彼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交融,整个社会多少带有全民计划经济下的特点 。

传统社会受到外来文化啊的猛烈冲击,虽改革开放了已经十多年,但好似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一边对新事物满怀好奇但多少还是带点排斥,另一方面是对于旧事物的守护。总有人不能接受开放和多元,本分的守着传统,而这些人,被同时代较为新兴的人斥为“封建”。

而在这本书写成后的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才是真的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宛如开了国门。

但,终究是有不和谐的元素。而何伟作为一个外国人,也写下了他眼里的中国种种不能理解之处。善良热情却盲目自大故步自封,而这些人正是真实的你我,或者说是过去当前甚至未来的大多数国人的姿态。努力,奋斗,挣扎,善良,却又自私。

而我们回望这二十年,有资格相信,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

  • 【第14天】【书评】【江城:这是1996-1998年的涪陵,也是

    这是1996-1998年中国西部长江之畔一座四川小城的故事,它叫涪陵。不久后,它的行政规划脱离了四川省,成为中国第...

  • 我们不一样

    《江城》是何伟的纪实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写的是1996-1998年他在涪陵师专作为志愿者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生活经历...

  • 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这是一本无意中看到的书,是作者彼得·海斯勒在1996-1998年在涪陵教书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其实是作者在这两年...

  • 【游记】涪陵:江城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

  • “一个人的书房线下读书会”珠海站2017年第五期——读后感

    《江城》读书笔记 by 花哥 写《江城》的彼得·海斯勒是个美国小伙子,1996年至1998年间他在中国涪陵师专当外...

  • 读书笔记|《江城》1

    开始读美国作家何伟的《江城》。这是一本由美国人书写的,讲述90年代末长江边小城涪陵故事的纪实文学作品,被称为比中国...

  • 2016/9/7       8/70 晚打卡 学着捋顺写作者

    《江城》记录了何伟在涪陵两年的教书生活,在每一章节后面会有5、6页的片断描写,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观察涪陵。 插旗...

  • 何伟和彼得《正在消失的江城》

    何伟(Peter Hessler)的这本《江城》记述了他在涪陵做教师的两年中对这座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江城的生活细节和...

  • 江城万载水悠悠

    《江城》读后 在上班路上读完的《江城》正文,然后一口气再把后记《回到涪陵》和译者的《译后记》读完,直到最后一...

  • 江城

    江城是指涪陵,从前对于涪陵,除了榨菜之外,几乎一无所知。而类似这样一无所知的城市,在整个儿中国,不知道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4天】【书评】【江城:这是1996-1998年的涪陵,也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l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