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职场/保险/经验
既上一篇文章当互联网产品经理遇上传统企业写了互联网产品经理在传统企业的岗位差异和面临问题。但当互联网产品经理真的看好某一行业偏传统的企业,该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在这样的企业生存?
01 突破环境,适应环境
记得在我入职差不多1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组内进行了一次产品经理的能力测评。测评会根据试卷作答情况,按照需求管理能力、产品设计能力、用户分析能力、研发推进能力、产品迭代能力、学习能力、抽象能力、创新/脑洞能力、产品思维与工程思维9个维度得出一个网状测评结果(每个维度最高5分)。尚且不说这个测评形式的好坏和实用性。有意思的是,测评结果公布那一刹那,同事的反应。
小越(入职2年多,技术转产品):退出了,搞产品不懂产品。
小李(入职近10年,后勤转测试转产品):你认真啥呢?也不按照这个发工资,你不要介意。要是比谁的图更圆,那我还第一呢。。。
从这两个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俨然一副职场“老油条”的态度。对!这就是传统企业的价值观,在员工身上的体现。由此可见:1、公司在人力薪酬福利方面的管理缺陷。因为并不会按照能力去调控薪资标准,所以老员工才会这样自我安慰。2、公司的工作氛围,干多干少都是一样。因为也不会按照你的能力高低,结果好坏调整职级和薪酬。
我们正常公司的作息时间是早九晚五,可对于我们部门来说,说变成996就996了,特别随意。什么加班费、调休一律避而不谈。更有趣的是,大家无论周末加班还是平时加班,多数人都是装装样子。但就算是你装,也得坐在工位装,好悲催。
身处这样的环境,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思考初心。其次,平衡自己所需和供给,是不是能接纳?最后,释放压力和情绪,慢慢适应环境才能调整工作重心。
02 被同化or坚持初心?
在这样一个工作氛围中,身边围绕一帮职场老油条,可能连上坟的心情都不如。到底是被同化?还是坚持初心?就在我差点慢慢被同化的时候,老板组织我们部门全员召开了一个2019年信息部大会,被其他部门的人及时叫醒了。(我同化的表现很明显一点就是,需求方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再用产品思维去思考。。。很可怕)
1月29日,公司老板组织我们部门员工开一整天的会。会议以如何落实我们部门2019年上半年重点工作为主题,每个人谈具体落实措施、建议和问题。参会的除了我们部门人员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分公司的产品总监带着几个产品经理,也算与我们同行。
我们部门人员的发言,总结下以下几方面:
1、反应问题,多以能接受、可解决为主。
2、表决心,树立完成部门重点工作的决心和态度。
3、提建议,基本围绕学习型组织建设、团队凝聚力提升为切入点。
重点想说的是,最后参会的分公司人员对我们部门的点评,印象最深刻的两点:
1、管理问题。因为大家多数反馈的都是部门内部的流程、协作和沟通的问题。
2、认知差距。重点提到项目思维和产品思维的差异化。
分公司参会的每个人的发言,让我找到了曾经在互联网公司时的感觉。突然,我意识到一点,为啥都是在一家公司,他们还可以继续保持和坚持做产品的初心,而我却慢慢被同化?我曾经以为我面对这样的环境,无能为力,因为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最应该改变的恰恰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03 如何不被同化?
1、聚焦职业目标
如何改变自己而不被同化?坚持来这家公司的初心,你到底想得到什么?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在当前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想清楚自己这几个问题,定期回顾和反思,才能让自己因聚焦而不被同化。
2、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我们持续思考的动力。停止了思考,就等于让自己在这个环境中被同化。如何保持好奇心?拓展自己在外界的职业圈子和人脉,定期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先在物理层面突围当前环境。当面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时,总会因差异化而带给自己新鲜感,才能保持好奇心。
3、不断学习
持续学习是提升自己的基础。怀着一颗终身学习的心态,才能让自己远离焦虑。学习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唯一个人自驱成长的渠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不被环境和他人的思想左右。
最后,用孔子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说的是,公司经营状态不好,面临倒闭的公司,给你再多钱也不要去;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不宜久留。当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再有势能可转化时,视情况进行自己的职业选择。
今天是大年初三,给我的读者们拜个晚年,祝大家2019年职场得意,步步高升。
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都知道,为了能做到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基本都是扁平化管理。目的在于能让目标快速落地和执行,而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高效“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