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锴哥说|雇佣时代的终结,并非千万人的失业!

锴哥说|雇佣时代的终结,并非千万人的失业!

作者: 杨锴David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14:21 被阅读0次

智能机器人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问题,

自动驾驶将取代上千万司机的岗位,

智能建造修建高质量房屋分毫不差……

我们即将跨入数字经济时代!

在2018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谷歌推出了一个智能助理机器人,通过电话与一个理发店预约上门时间,而接电话的店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跟机器人说话。

自从移动电话的普及以来,我们接听到的骚扰电话数量不断增长,其中不乏一些智能语音机器人。

未来线上线下的客服有可能全部转变为人工智能,到那时拥有一个真人客服反而变成了一种奢望。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更加智能。 


数字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机械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纷至沓来,每个时代组织与个人的关系都不尽相同。

在机械电气化时代几乎都是采用雇佣关系,典型的雇佣关系有两个特征:人格的管控、经济的从属。

公司章程规定员工必须在8点之前到达公司;绩效要求销售人员每个季度必须完成一定的销售业绩,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管控达到工业化产品的成本最低。但是在数字化时代这些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电话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得一部分工作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而当智能云服务的出现,工作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越发模糊。

生产力的发展将企业推向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的透明使得交易成本快速降低,体现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上,也在悄然发生着新的变化。数字经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信息的数字化、业务的数字化、ALL IN数字化

信息数字化是把过去的纸质文件变成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里面,比如人事档案就向全部电子化转变,以便我们查询和管理。

业务数字化是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操作提取执行。

我们现在正处于业务数字化向着ALL IN数字化的转型阶段,标志性的服务产品开始出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万物智能等等……

尤其是5G普遍商用之后,我们的用工方式,会不会是一个新的形态?


个体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8年双十一前夕,马云与“口红一哥”李佳琪进行了一场卖货PK,结果可想而知,5分钟内1.5万支口红的销量完胜马云。

每支口红如果有1块钱的提成,那李佳琪在5分钟赚了1.5万,这就是社会化用工的魔力,数字化时代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工作方式不断产生。

|90、95后新生代多样就业观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95后中有48%的人选择不就业,大概以下几个特征能够解释:

第一,自我选择多样化。他们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壁垒非常低,因此产生了各种多样化的选择;

第二,财富安全感强。如今的90、95后从未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时代,这对他们的就业观影响巨大,甚至会产生“无论我做什么,至少我衣食无忧”这种观点,根据马斯洛底层生理需求,他们普遍都不需要找工作解决温饱问题,因而职业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第三,追求个性、自我、自由。95后求职者经常关注的问题是:职业是不是符合我的需求?是不是我喜欢?能否可以帮我实现未来某种目标?反而工资薪金、职业发展这些关注度较低;

第四,  斜杠青年。信息化数字化为就业带来了无限可能,也为95后赋予了无限身份,主播、陪玩、电竞等等都可以为他们带来较高的收入,因此他们在毕业后进入职场就有斜杠这样的性质和特征。

|宝妈和中年精英男的困扰

妈妈群体尤其是90后母亲在生育后,有很强重返职场的意愿,很多由于子女教育选择成为全职宝妈,但是也有着动力和意愿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此时社会化用工的职业成为他们的首选。

面临职业发展危机的精英男可能会有着深深的焦虑。尤其在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公司的主力军,而35到40岁之间的互联网人往往被视为裁员的第一目标,中年职业危机迫使他们重新选择,比起重新进入一个企业继续焦虑,他们仿佛更喜欢采用社会化用工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个体消费需求的变化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不用过于考虑温饱问题的时代,80、90后在数字经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消费群体,更关注产品本身是不是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并不太产品本身的品牌和标签。

同时新兴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的“网红产品”,和亲友推荐的“优选产品”,注重社交化产品口碑是这一代消费者很强的特征。

最后就是消费体验至上,回想“口红一哥”的卖货场景,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口红,而更多的是一种消费体验,同时卖者利用自己的网红效应现身说法,对口红的售后服务也提供了一定保障。

在劳动者和消费者双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后,组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组织的平台化演进

|海尔的大平台+小组织演变

当冰箱变成一个日常用品,消费者对于冰箱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随着很多中产家庭生活环境的改观,冰箱不再只是放在厨房储存鲜蔬肉类,而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储存红酒的酒柜;储存冷藏药品的药柜;床头小冰箱、车载冰箱等等。传统生产方式及产品已经没法满足多样化需求,海尔作为龙头冰箱制造企业开始变革。

首先是将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拆分为大平台+小组织模式。将人力、财务、法务、信息技术、生产制造能力拆分并布局在海尔的大平台上,底部的营销平台向上部各个模块组织共享,使得业务同事能够快速接触消费者,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反推产品设计,再反馈到平台上形成产品的生产力。因而企业可以不断创新,推陈出新,占据行业领导地位。

其次,在前端和产品生产上提出了人单合一的模式。组织基于业务成果对人员进行激励评定,在大平台+小组织模式下,小组织实现的业务结果和小组成员个人激励直接挂钩。

最后,通过大平台+小组织的模式,内部孵化了很多小的业务团队。对于优秀的业务团队给予内部资本与上市支持,与此同时通过全球生态大平台的方式取得了全新的设计、材料、需求分析和产品生产力。

|孩子王线下到线上的演变

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孩子王,一家0到14岁母婴用品产品生产和销售公司。2009年成立之初采用门店卖场制进行销售,经过5年的运转之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会员团体。

孩子王抓住会员团体中宝妈居多的特性,迅速建立线上交流社区,同时吸引一些有意愿的宝妈加入其中进行产品推介及用户反馈收集,线上线下结合使得业绩急速增长,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私域流量。

2019年孩子王推出“妈妈赚”平台,消费者在平台上开网店利用社交圈进行母婴用品的推荐,上线仅仅一个月就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从门店制到APP社会化营销再到社交电商平台,形成了一个零售企业新零售+社交电商线上线下的结合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下,技术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的压力迫使我们进行工作的智能拆分,拆分到最底层就变了一个工作任务。

而工作任务刚好和社会化用工方式相契合,新兴的“超级个体”通过底层工作任务的领取,进而帮助企业履行该岗位的工作职能,一举两得。

计划经济下企业建立的职住一体化关系,到现在的雇佣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如今一种新的关系正在悄然发展,我们称之为社会化用工。

外聘顾问、临时工、外部合作者等等都属于社会化用工,人力资本不再是劳动力,是可以产生新价值的资本,双方各取所需形成共同的联盟关系,相互投资形成合伙制关系

随着个人技能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不断提升,如何利用好这一“相互关系”,是每一个企业都需思考的问题。


组织变革机遇在哪里?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企业更多的采用平台化共享化的社会化用工方式,使得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高,未来能否极速发展还要看下面的问题能否快速解决:

第一,  是否可以创造更多人性化的工作机会,而不再是工作岗位?

第二,  是否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粘稠的工作市场,即将更多的职能进行分解拆分,形成更为密集和宽泛的工作市场?

第三,  是否可以利用社会化用工平台进行培训管理,以提升此类个体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四,  是否可以由政府主导建立基于平台化交易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而言之,对于个体来说,会越来越自由、独立,趋向于个人品牌化与个人能力资本化;对于组织来说,万物皆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趋向于平台化。

组织与个人工作关系的自由组合,或许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配置到最优状态!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锴哥说|雇佣时代的终结,并非千万人的失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vi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