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作者: 诺鸫竹隐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07:43 被阅读15次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今天,我们再读大剧作家王实甫的一首散曲一一带过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注释:

①此是中吕宫的带过曲。带过曲由两支或三支小令组成。小令之间的音律必须衔接。

②内阁:闺阁。

③缕带:腰带。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王实甫的戏,以写儿女风情为主。此曲写的正是男女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写别后的颙望。她望尽天涯,离人不见,望到的只是遥山远水一一这当然令她充满了惆怅。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这是她从远望,收回了目光,看到杨柳飞绵,心情是多么的烦乱!而“对桃花醉脸醺醺”,是回忆以往的欢欣。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她不再伫望,回到闺阁,索性掩上重门一一掩上自己的心扉。但房里香风依旧是他未走时的情景;房外暮雨更让她感到独处的凄凉。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尧民歌”则紧接着上文,从“暮”字入手,写黄昏的孤单与思忆的痛苦。独守空闺,最难抵受黄昏的寂寞(如李清照《声声慢》)。四句层层深入,揭示了闺中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四句首尾连环,句句用韵,与“十二月”每句以叠字结尾的句式相配合,不仅音调连绵,且能把婉转低回、柔肠寸断的别情充分地表达出来。难怪《中原音韵》说此曲“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为歌而填,曲为戏而作。词连雅,而曲近俗一一用今天的话说,叫更接地气。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2019.8.24.己亥七月廿四

相关文章

  • 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今天,我们再读大剧作家王实甫的一首散曲一一带过曲: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三)

    今天再读陈维崧的另一首词 一一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八)

    说起来,接触并喜欢上散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一一元曲主要是戏剧和散曲。首先自然是《西厢...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六)

    由前一则朱祖谋悼念戊戌六君子之一刘裴村的词,自然联想到谭嗣同的一首一一 望海潮·自题小影 ...

  • 飘洒的诗絮(一一九)

    《长亭送别》(二) 接前次所谓“说来话长”一一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

  • 飘洒的诗絮(一一一)

    今天我们学一首“300年来第一流”一一龚自珍的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

  • 飘洒的诗絮(一二五)

    前面由词至曲,打住。今上溯读唐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二)

    今天,我们回溯一下清初陈维崧的词一一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

  • 飘洒的诗絮(一一五)

    有关纪念戊戌六君子的词,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下面看一首晚清朱祖谋的词作。 朱祖谋 1857.7.2...

  • 飘洒的诗絮(一二一)

    今天读白朴的一首散曲。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飘洒的诗絮(一二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z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