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师谈做人 】
问:抛开修行不说,单纯为了在这个世上做人,怎样做才好,给个建议。
答:我们总结了三条标准,如果能按这三条去做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不要把自已的角度强加于人 ,因为世界上有七十二亿人,就有七十二亿种角度,你的角度不一定是真理,你是真理的可能性只有七十二亿分之一,所以不要强加于人。相反,放下自已的角度会是什么样?自己没角度了,还能和谁发生矛盾,没有矛盾就是和谐。
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欲望,不要因自己的欲望损害别人的利益。知道自己有欲望,也应知道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欲望。人人都有欲望,大多数的人,都把欲望放在了自己身上, 欲望在个人身上时,不管干什么都有阻力。如果能把欲望放在集体上,国家上,人类上,欲望就成为推动社会的源动力。
三、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长大,背景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能不能跳出社会背景的影响,成为一个正常人。多数人活在虚妄里,自己是个什么虚妄,当你了解自己的虚妄时,你就会从虚妄中解脱出来。
如: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可能有很多答案,我们的认为是,从小我们见到过的、学习过的、理解过的、听说过的、感知到的。形成了很多的概念,我们把这些概念当成了自己。当我们发现,这些概念都是外来的,不是真的自己时,就会问什么是真的自己?当把这些外来的概念放下后,会是什么样?什么都没啦,这个“没啦”就是真正的自己。你能接受这个”没有”,你就会从痛苦中脱离出来。
这就是我们做人基本的要求!
不要找别人错在哪里。你找别人错在哪里,你睁开眼都是对立面,都是错的,就是我自己对。当你觉得自己对的时候,你没有上升空间了,你没有机会再提升自己了。因为你都对。
问:空性怎么理解?
答:刚出生的婴儿他的心理是什么样的状态?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不是外面大千世界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们学佛人不要把心向外,我们认为外头的世界空空荡荡,不是这么回事,是你的心,没有任何概念,没有任何认为的心是什么样?他就是空空荡荡,呈现出来的这种现象,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空性”。为什么佛家很讲究空性,佛祖在哪篇文章里也讲空性,他变个名字也说,说他觉性、真如、实相,都是说的空性这一个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