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跨界对话

作者: 霖霖加七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23:32 被阅读12次

最近由于工作补充了一些关于工业设计知识和看了一些工业设计师的设计观点,再一次感觉到设计这个大类里,虽然不同领域的设计如:建筑、服装、工业产品、平面等等,在设计载体、专业技能等等上面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一些设计观点,对设计的未来方向、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设计的价值等一些想法,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互相之间有参考和启发的价值。于是,我就找了相关设计跨界合作,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跨界对话”,可以看看不同领域对设计的不同看法。

这次分享的一次跨界讨论是《商业周刊/中文版》与设计博览会联合举办“以设计互联-设计的价值”,从学术、建筑、衣、家、用、资本、社会的角度就“设计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一场跨界对话。共同去探讨一个相对原初的问题:即设计师的意图和对设计物品有意义的使用,将如何令设计产生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加的嘉宾有:张娜、杨明洁、闫怡勝、夏焱、华黎、杭间,这些嘉宾的身份包括机构、学校、设计师、投资人,由他们开始一场设计如何真正从想法实现为实践并影响公众的深入讨论。

下面部分内容摘录:

“不管是服装还是建筑,对设计来说,我认为在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个性化和标准化。整个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说都是寻求更加个性化,与个人的世界密切关联。在个性化和让更多人享受之间,建筑和服装的区别在于前者尺度更大,涉及到的资本、权利关系更多。小尺度的建筑能更多体现个性化的东西和情感的东西。——华黎(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建筑师)”

“现在都说消费升级,在我看来,我觉得真正的升级是要把人们内在的情感做连接,比如说环保、可持续性、社会责任感,这些东西不应该由消费者买单。服装是件非常简单的事,看到这件东西就是喜欢。我希望再造衣满足这种需要的同时,承载了情感、记忆,以及刚才说的社会责任和环保、可持续这些事,在消费费购买时,我们已经和消费者完成了这件事。这就是升级再造。”——张娜(FAKENATOO 创办人&设计总监、再造衣银行创办人)

”我们在几十万人传播的家居风格小游戏中发现,人们选择最多的是“现代简约”。简单来讲,“现代简约”是一个模糊性很强的词,可以涵盖很多东西。当今的中国人比较喜欢现代简约风格,是因为它处于选择和非选择的腾空状态,是中国经历过去20-30年的审美,到传统的缺失的状态。“——夏焱(康泰纳仕集团旗下家居设计平台住艺创始人)

“设计的最高价值在于公共性,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和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我们究竟为何而设计?为了一个美丽的外表,还是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为了商业价值还是为了权利?为了创造完美的用户体验还是满足设计师的自我意淫?”工业设计在观感层面应让人感到美和喜悦,其次应该好用、耐用,同时可以以成本可控、可模块化的方式生产出来,还要能与人产生精神互动。“
——杨明洁(工业设计师。YANG DESIGN 及羊舍 YANG HOUSE 创始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从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建国后学习苏联进行工业化等历史事件对中国当代审美体系的影响,从此说明传统工艺美学对于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我们对未来的某种想象可能已经早早形成了,就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传统工艺留给了我们可预见的东西?设计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是一个回到我们能踏实呆得住的地方的过程。”——杭间(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奢侈品牌的发展会经历很多周期,例如Gucci从过去的没落到今天的复苏,每个时代有这种过渡期,这不是靠营销或者靠历史就可以自动演进的。中国品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系。前面二三十年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现在快速奔跑的阶段,很多80后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看过很多好东西,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对产品有很多追求。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消费者的自尊心也在快速体现,现在很多娱乐圈人士也好、成功人士也好,都愿意去寻找中国的品牌。只是要到达成为奢侈品的点,我们还需要很多的体系和空间。“——闫怡勝(IDG资本合伙人闫怡勝)

最后提一下,这个跨界对话是发生在上年年末的事情,虽然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觉得里面的一些内容仍然有分享的价值。

我个人本科是工业设计专业的,目前做的是UI设计的工作,我觉得大学的工业设计一定程度也为我的UI设计打下基础,使我对ui设计中用户体验的部分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跨界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do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