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领:
像组织一个线上活动,我也是第一次干,也是缺乏一些经验,无论是在计划本身还是执行过程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想通过结束之隙,做一个反思和学习。
然后本来灯群就是一个学习群,阅读也是为了提高学习能力,而组织一个线上的集体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基于这些理由想要与各位分享这件事,学习到更多有效组织一次集体学习分享活动的一些经验。
于我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于大家是一次经验的参考,于整个灯群学习平台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结合几位参与成员的反馈情况,我作如下总结。
1.分享形式,某个语段加理由,有局限性。
①一是没有什么挑战性。
②二是对于读一本书来说,学习的最佳效果应该是对整本书的理解和分析。
原因:由于阅读能力水平不足,还达不到那种把一本书的精髓都提炼出来的效果,所以也会产生一些挫败感。
建议:①樊老师说读书不要做笔记,而要在读完后画脑图,每读完一章,试着回忆画脑图。然后读完全书再画一次。想不起来的地方再去翻书,这样就能增强学习效果。
②设计有梯度的分享。从某一句话,到某一句话加上感想,到一整章加感想,到一整章加脑图加感想,最后到一本书加脑图加感想。随着时间一步步地增加挑战性,提高阅读和输出水平。
2.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①人如何做到有恒心?
最近看到一位得到同学的分享,说的是如何保持恒心,曾国藩说了一句话:“余病根在无恒…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
《曾国藩家书》中总是在讲恒心,为啥呢?因为常常做不到啊,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需要被经常提醒,那就是失败呀。可事实上任何一个人要做到一个“恒”,都很难,不断提醒自己,那其实是个方法。
所以在这方面也是一个问题,我没有做到每天都提醒自己,或者找人提醒。因为人在偷懒上是非常聪明的也是非常擅长的也是非常容易做的到的,所以得互相监督。
总结来看,就是人的惰性在作祟,包括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监督和提醒。
原因:之前一直把大家都假设为自律性很强的成年人。事实上,这个假设只有后一半是对的,我们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知道怎么做能够提高自己,并且也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只不过人不是机器,输入指令就能立马行动。
建议:下次开展的时候,要做到日日提醒,发动每一位群成员的眼睛。《怪诞脑科学》,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般是不会表现得差劲的。
3.阅读目标不明确。
这可能也是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通常来讲是这样的,无目标的散漫阅读只会让人愈发容易偷懒。
这一点从高考考大学,和单纯地读大学,就可以看出。准备高考的自律性一方面来自学校的管理,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心中的明确的目标。
建议:计划开始之初,就应该规定每位成员将自己在计划中的阅读目标列出来,比如要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一本书,每天读几章,并且做好知识输出。
4.积分打卡格式应当继承。
参考至《游戏改变人生》,积分打卡格式觉得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虽然由于这次各种原因,积分制显得没多少用武之地。但仍然有可取之处。
暂时就这些叭。如果你读完,觉得也有些收获,那么我诚挚地请你稍稍将眼光“刁钻”一些,给我一些小小的反馈或建议。在下感激不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