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以下是肩周炎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肌肉松弛剂:对于伴有肌肉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剂。
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者可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不宜多次注射,以免引起组织粘连等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红外线灯等进行热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按法、拿法等。
针灸:针刺肩部及相关穴位,如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等,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
理疗:如超声波、电疗、磁疗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开放手术松解术等,目的是松解粘连的组织,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
康复训练
早期(疼痛期):此期以缓解疼痛为主,可进行简单的钟摆运动。患者弯腰,让患侧手臂自然下垂,然后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的摆动,就像钟摆一样。每次摆动幅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组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
中期(僵硬期)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双手向上爬墙,尽量将双手向上伸展,每次到达最高点后停留片刻,然后缓慢放下,重复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
拉伸训练:使用毛巾或弹力带进行拉伸。将毛巾或弹力带绕过肩部,双手分别抓住两端,然后用健侧手拉动患侧手,进行肩部的内收、外展、后伸等方向的拉伸,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重复 3 - 5 次。
后期(恢复期)
力量训练:可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肩部力量训练。如进行肩外展、肩前屈、肩后伸等动作,每组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
功能活动训练: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肩部功能活动训练,如梳头、穿衣、洗脸、刷牙等,以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
在肩周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肩部过度劳累和受寒。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病情出现变化或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肩周炎康复训练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训练前评估:在开始康复训练前,应先由医生或专业康复师对肩部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肌肉力量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掌握正确方法
动作规范:严格按照医生或康复师指导的动作要领进行训练,避免错误动作导致肩部损伤加重。例如,爬墙运动时,身体应保持直立,双手均匀用力向上攀爬,不能扭曲身体或过度用力。
循序渐进:训练强度和幅度应逐渐增加,不可急于求成。以拉伸训练为例,开始时拉伸的幅度要小,随着肩部功能的改善,再逐渐增加拉伸的角度和力度。
控制训练强度
避免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肩部肌肉、关节等组织疲劳或损伤,加重肩周炎的症状。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30 - 60 分钟为宜,每天 1 - 2 次。
关注身体反应:训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肩部的疼痛、肿胀等反应。如果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就医。一般来说,训练后有轻微的酸痛是正常的,但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疼痛程度较重,就需要调整训练方案。
结合其他治疗:康复训练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可以先进行热敷或按摩,放松肩部肌肉,这样有助于训练的顺利进行和更好地发挥训练效果。
坚持长期训练:肩周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训练。一般来说,需要连续进行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按照训练计划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不能半途而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