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

作者: JungleTalk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21:19 被阅读8次

叔孙通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秦汉时期。

当时,虽然春秋战国的各路诸侯已被统一,由于文化的巨大惯性,人们仍然习惯于把这些诸侯国当做各自的籍贯,而各个地方仍然保留着鲜明的特色。

叔孙通出生在鲁国,这里是孔子的故乡,儒学的发源地,这里的人一直保留着礼仪之风。

叔孙通最初来到秦国发展,担任了待诏博士,相当于皇帝的候补智囊。秦王死后,叔孙通跟随了起义军首领项梁,后来又跟了项羽。当看到项羽不敌刘邦后,又转投了刘邦。

叔孙通一直不得志,然而投靠刘邦后,天下形势大变,战争结束了,天下统一,和平时代来临了。

这时,叔孙通发现了汉帝国的一个漏洞:没有人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

秦始皇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不仅统一天下疆土,还统一了货向、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所有官员都由中央分派。

汉帝国建立初期,仍然想回归到秦国以前,实行分封制,犒赏许多有功劳的将领。这实际也是之前项羽建立楚国的模式。

但是刘邦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战国模式或项羽模式,其实都是封建制,君主的权力被瓜分,各自为政,但其中要有一个霸主来建立秩序。这是项羽理想中的天下模式,与今天的世界模式有些相似。世界上有许多不相隶属的国家,但其中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它主导了世界的秩序。

刘邦看到了其中的弊病,不想自己的国家也象周朝或是西楚那样覆灭,很想建立秦朝那样的模式:天下土地由一个君主统治,皇帝之下都是听从其号令的中央官吏或地方官吏,这些官吏不是世袭,必须由皇帝任命。

但是汉帝国建立初期,为了安抚有功的将领,只有按照过去的模式分封土地,形成了诸侯国。这实际既不是项羽式的,也不是秦朝式的,而变成了周王朝式的。刘邦控制关中、四川和函谷以东的领土,但在北方、南方、东方仍有不归中央政府管辖的诸侯国。

统领诸侯国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并不理解刘邦的理想,只认为世界就该是项羽式的,想恢复到过去的秩序。

刘邦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帝国,又重蹈项羽的覆辙,但又不知怎么改变,头痛不已。叔孙通看透了刘邦的焦虑,于是献上了一策。

叔孙通认为,儒家不可以打天下,但可以守天下。天下太平,武将就没用了,现在应该是重视儒家,制定礼仪的大好时机。要解决皇帝的地位问题,必须首先从礼仪做起,要制定一套复杂的礼仪制度,在仪式中突出皇帝的地位,贬低甚至侮辱群臣,让他们逐渐习惯皇帝的威严。

刘邦起初不太相信,但又觉得可以试一下,就答应了。

叔孙通回到家乡,找了一帮儒生,又回到长安,凑够了一百人,开始研究春秋大礼。

儒家推崇的是周代礼仪,但实际实行的是孔子和弟子改良过的春秋战国礼仪,这些对叔孙通来说都知之不多。由于他曾经在秦朝任职,所以他研发的礼仪就带上了很重的秦朝味。

当叔孙通把自己研发的礼仪展示给刘邦时,受到了肯定,于是开始推广。在一片森然中,刘邦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威严。从此后,大臣必须习惯他的高高在上,也必须习惯磕头作揖。

相关文章

  • 叔孙通

    叔孙通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秦汉时期。 当时,虽然春秋战国的各路诸侯已被统一,由于文化的巨大惯性,人们仍然习惯于...

  • 叔孙通

    叔孙通: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叔孙通一生辗转跟随了秦二世、项梁、楚怀王,最终在刘邦攻取彭城之后转投汉军,...

  • 成功者的秘诀:说话做事并非出自本意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博士的头衔为秦朝效力。 叔孙通见始皇帝残忍暴戾,便事事不去争先,惟恐风头盖过了自己的同僚...

  • 第346篇 叔孙通

    【读史日历】(第346篇 叔孙通) 叔孙通是薛县人。在秦朝的时候因为精通儒术被召进了朝廷,作了个待诏博士。几年后,...

  • 叔孙通 做人做事的经典榜样 不一样的“儒家圣人”

    对于叔孙通这个厉害人物的评价,负面评价一直多余正向评价。司马光这个帝王学专家给叔孙通评价是:“为刘邦制定礼乐制度是...

  • 《史记》研读332:刘敬叔孙通列传(二)

    刘敬叔孙通列传(二) 叔孙通(生卒年月不详),薛县人(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他在秦朝时因为文学入仕,封为待诏博士...

  • 叔孙通:小人的外皮,君子的内核,其实这才是一代儒宗的智慧

    楚汉相争时期的叔孙通,是鲁地薛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滕县人,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因此叔孙通很精通儒学,秦朝,大约是秦...

  • 《史记》研读333:刘敬叔孙通列传(三)

    刘敬叔孙通列传(三)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诸侯们在定陶一起尊奉刘邦为皇帝,叔孙通负责制订具体的礼节仪式...

  • 叔孙通的困惑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c0e54-1556846667725)] 叔孙通是西汉建立初年的开国重臣。后...

  • 稷嗣君·叔孙通

    稷嗣者,何意也? 二十三部《晋纪》编撰者之一徐广曾是这样解释的: 盖言其德业足以继踪齐稷下之风流也。 何意?稷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叔孙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vq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