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滴娃娃:
下午好哇,昨天是你11岁的生日,还记得妈妈送给你的礼物吗?对,就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大张伟老师做了推荐。他出道很早,迅速成名,古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你站在聚光灯下时,优缺点都被无数倍放大,喜欢你的人和讨厌你的人一样多,作为人天生就喜欢被赞美、被认可,一下子涌出来这么多讨厌你的人,难免会自卑,会难过,会悲愤,这个时候,请你一定要具备“被讨厌的勇气”,接纳自我,向阳生长,才会拥有幸福。
听了大张伟老师的讲述,妈妈粗略的理解了一下被讨厌的勇气,可能是别人讨厌我,我无视它,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这应该就算做是被讨厌的勇气了吧。
其实不然,今天妈妈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前两夜,嘿嘿,你是不是以为我写错字了,不是的呦,这本书是以一位智者和青年的对话模式来书写的,青年用五个夜晚来和智者辩论探讨“阿德勒的心理学”,从而真正了解到“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以及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五个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多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是注意理解“目的论”,即所有一切行为都有目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用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和情绪化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好的,下面妈妈你分享的是我看完的前两夜,也就是针对于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两个命题的一些感悟,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你来和妈妈辩论交流哦~~~
首先,有一个让妈妈很震撼的观点: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你相信吗?我们讲一个故事来解释这个观点,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想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声音中怡然带有一丝怒气。结果,打电话的人是女儿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看到这里,我想娃娃你是不是明白了一件事,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这就是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所在“目的论”的简短阐述。
那么,接下来,妈妈要和你分享的是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我相信娃娃可能看过类似这样的励志话语,但是,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个观点,是妈妈觉得最让人能接受和信服的。阿德勒提醒人们不可以陷入过剩的自卑感或优越感,而对于优越感来说,难道不是尽力超越别人或者排挤打压别人得到的成就感吗?这就是与他人比赛啊。不,阿德勒的观点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也就是说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我们只与“理想的自己”做比较。
切记:如果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就无法给予祝福,只有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所以宝贝,这就是沐浴着温暖阳光、吸收着充足水分的向日葵式成长。
最后,我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感受勇气的力量,正确看待被讨厌,理智对待受表扬,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为这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鼓掌~~~
妈妈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