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因为车间休息,活儿就少了许多。
天热,干活时仍是汗流不止。一旁的老张掩饰不住兴奋地说道:“亲家那边送了两条大鲤鱼,叫我刺,身上的汗就像洗桑拿似的。”
“上次来也是带了两条鲤鱼,我们家人都不吃,只好油炸好了一家送一点。”老张接着道。
“亲家送鲤鱼,订日子的?”一旁的小魏插嘴说。“是的!上次送过两条鲤鱼,家里没人吃,叫他们下次不要送,要送就送两条小的,可是他们还是送了两条大的。他家那边包的有个水库,鲤里是从水库里捞上来的。听说他们那边兴这个。”
结婚前办事给女方家送鲤鱼,这是由来已久的事。
传说,男方家送鲤鱼到女方家,女方家接受了,就寓意着求婚成功了。将来两人的婚姻生活也会幸福美满,夫妻两人如鱼得水,就能早生贵子了。
送鲤鱼,还有鲤鱼跃龙门,科举登科入仕之说。
接着,就听到小魏问起老张家可要彩礼的?“要的!老婆要了6万6,还想多要点。我讲,女儿都给人家了,要多了,反而会影响小孩以后过日子,影响两人的感情。”老张回话道。
“要的彩礼以后还不是都给你家女儿,就一个。你们都有工作,以后什么还不都给他们。”一旁的光头接过话来说道。
“哎!”老张轻叹了一声:“女儿养大了,总要嫁人,6万6,加上上次的1万1,她妈又给她加了点,凑了11万,算嫁妆了。”
听说,男孩是下边县的,农村的,还是最穷的地方。可老张家是城里的,嫁女儿是准备按照男孩那边的风俗办,怪不得还是要彩礼呢!
本就是个穷地方,还要硬往脸上贴金,攀比,装潢门面。结婚就像演戏一般,演给那些亲友和周围的邻居看,也就是打肿了脸来充一下胖子,看看到底是哪个胖?
说着,老张又谈起女儿出嫁的花费情况。
结婚时,迎亲、酒席钱是男方家那边出,自家这边份子钱还是这边的。又说起一些嫁女儿不知道的情况,不好办什么的。光头说:“有什么不好办的,钱多,就多花点,钱少,就少花点。”一旁的小魏笑着嘲讽道:“到时,就看你家娶媳妇了!”
谈到女儿嫁到那边,光头又极力怂勇老张叫男孩那边再买辆车,方便女儿以后往来。“贵的买不起,买个便宜的,四、五万也可以。并说,老张,你叫你家女儿学,学会了,以后来去也方便些。”“男孩家如果买不起,以后你们也可以买个二手的,能开就行了。”
老张夫妇就这一个独生女,想是以后老了有个依靠。又说道:“等女儿成家过后,也到那边去,再糊个几年,把退休办了。”……
我一边自干自的活,一边听着他们聊着天。想是不和他们的见解一样,所以也就不想加入他们的谈话。
我也有一个女儿,更有一个儿子,可谓儿女双全。
我期盼着我的儿女们能够长大成人,安家立业。我也知道儿女们以后在外打拼的不易,只想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帮助。至于以后,还是尽量地不要去给儿女们添累赘、加负担。
人生如同接力,只要把美好的传承下去,就是尽了一份当下的责任。
鱼,余,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