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一天,北京故宫的大门口,站着两男一女。只见女人扭过头来,对后面的男人说:“我登基后,要建造一座比故宫还要壮观的大殿。”
这个语出惊人的女人,名叫晁正坤,地地道道的山东安丘人,此时的她,正在做一个春秋大梦——做皇帝,成为当代的武则天!
晁正坤,原名晁秀芳,世代务农的她心高气盛,对“女子不如男”的说法更是嗤之以鼻。晁秀芳从小学习就很努力,成绩还算过得去,毕业后回到村里务农,由于她积极向上,当上了生产队的妇女队长。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却总归是一个领导,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晁秀芳感到充实。
可好景不长,随着生产队的解散,晁秀芳又成了“孤家寡人”,手里无权,身边无人的日子让她百无聊赖,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唯一能解闷的就是村子里的广播。广播里正在播放着武则天的故事,晁秀芳躺在床上,听到武则天登基这一段时,不由地热血沸腾。她在想,武则天一开始不就是一个宫女吗,还不如自己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在晁秀芳身上被无限放大。且,她还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首先,她要拉拢人气。为此,她苦学家里的几本赤脚医生的书,开始免费给村子里的人看病,在那个偏远的乡村里,有人看病,还是免费的,大家自然对她感恩戴德。为了树立威信,晁秀芳并没有把自己设置成一名赤脚医生,而说自己是“三圣女”,来到人间就是为了解救贫苦百姓的。这下子,晁秀芳很快就出了名,慢慢地,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她了,很多人都成了她的信徒。晁秀芳呢,摇身一变,成了大慈大悲的救世主,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晁正坤”,意思是“扭转乾坤”。
从此,晁秀芳的家里每天都挤满了来自不同村落的信徒,每次看病,即便是晁秀芳不收钱,信徒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都自愿掏腰包,硬塞进晁秀芳的口袋里。就这样,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晁秀芳的信徒竟然达到了500多人。名利双收,队伍庞大,晁秀芳的皇帝梦又开始了。
她先是带着自己两个信徒去了一趟北京。从故宫回来后,晁秀芳就开始筹备自己的登基大典了。她吩咐自己的信徒准备皇冠和龙袍,修建宫殿。此时的信徒们早已经失去了判断能力,都认为晁秀芳就是老天派下来拯救他们的,对她是言听计从。
1988年10月12日,重阳节这天,晁秀芳真的“登基”了,在登基大典上,晁秀芳自称是“武则天转世”,她身担重任,要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信徒们高呼“我皇万岁”,并且都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当时的场面甚为壮观。
就这样,晁秀芳不仅任命自己成了“皇帝”,还将手下的人按照古代分封制,分别授予御史、丞相等官衔。如此下来,晁秀芳如愿以偿过上了衣食无忧,百人朝拜的日子。可这时间一长,晁秀芳又不满意了,皇位坐上了,皇宫住下了,大臣都有了,可还缺少“后宫”。第二天上朝时,她把想法一说,那些“宠臣”也纷纷附和,马上到村里寻找12--15岁,长相清秀的男孩“入宫”服侍“皇上”。这种原本荒唐至极的想法,却让很多村民争相奉献出自己的儿子,进入“后宫”侍候他们心目中的“皇上”。
此时的晁秀芳不仅荒淫无度,还异想天开,就像《渔夫和金鱼》里的老太婆一样,有了更疯狂的想法:她要效仿陈胜吴广起义,进军北京。
老天想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晁秀芳告诉她的信徒们,自己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成功之后,所有的信徒都会飞黄腾达。村民们完全被晁秀芳洗脑了,他们接到“圣旨”后,就开始怀揣传单,分头行动了。
不料,这些信徒走出村庄,刚来到火车站,就被执勤民警发现了,望着手里的传单,听着这些村民讲述的事情,民警们当场傻眼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都好几年了,居然还有这么一批“队伍”!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接到了许多群众的举报,因为他们发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传单,大家怀疑这是邪教作祟。没费多大功夫,晁秀芳团伙就被一网打尽了,她精心策划的“大圣王朝”灰飞烟灭。
1990年4月15日,晁正坤被潍坊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其他信徒也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制裁,这场闹剧到此结束。
感慨之余,也不禁为晁秀芳感到惋惜,这样灵活的脑子,做什么不好,偏偏爱做“白日梦”,注定是死路一条。黄粱一梦人,醒来一场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