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作者: 成即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7:34 被阅读0次

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现在是流行碎片化学习,很多人听《罗辑思维》,我也是“得到”这款APP的粉丝。在《罗辑思维》里有一次提到一个话题:罗振宇说他与妻子讨论,郭德纲是不是精英?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讨论的话题都与常人不一样,平日里我和爱人讨论的是:谁带孩子,谁洗碗?人家讨论什么样的人是精英。罗振宇最后说,郭德纲是精英。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人算是精英,所以暂时接受了罗振宇的观点。前段时间读了日本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后,我改变了看法。依我看,郭德纲是不是精英,这很模糊。不仅仅是郭德纲,很多人,无论是政府的、银行的、娱乐行业的人物,他们是不是精英都很模糊。

有人会问:此话从何谈起?我的回答是:精英,不在于事业成功与否,不在于学历高低,不在于金钱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心怀天下的志向和身体力行的行动。

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强调了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但真真能够做到的,是少部分人,这些人就是社会的精英。假如一个匹夫身体力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那么,不管他是什么学历、什么出身,之前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在那一刻,他不是匹夫,而是国士。

国家的强盛,亟待国士,公司的壮大,需要精英。当今大学生群体已然不能够与精英划等号。他们中有的人是精英,有的不是。1980年5月的中国青年报上刊载过一篇潘晓的文章《为什么人生的路越来越窄?》,着眼点在人生,那时我还没有出生。2005年,还是中国青年报登出了《求职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关注点在就业,那时我刚好大学毕业。随后,有好事者把两者放到一起比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格局大小是其中的区别。放到阳光下一比较,全社会上都看清了:“大学生!精英?切……”,大学生群体彻底跌下了神坛。

大学生不绝对是精英了,那么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甚至博士,能不能全部都算社会精英呢?又过了十多年,就在前段时间,清华的博士学霸梁植参加娱乐节目《奇葩说》,向评委提问,说自己拥有法律、金融、新闻传播三项清华学历,但现在为毕业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他向评委讨教自己选择什么方向就业对个人发展比较好。语音未落就遭到评委高晓松的呵斥:“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现在看来高晓松的话与福泽谕吉说的何其相似。

在《劝学篇》第四章,福泽谕吉提倡人民独立自办实业,尤其推崇让政府官员、学者用实际行动带头,在附录问答里有人问:“也有人想办私营事业,但恐离开宦途以后,别无谋生之道?”,福泽谕吉回答:“这不是士君子应该说的话。因为既然自命为学者,又关心天下事,岂是一个没有技能的人?用技能来糊口,并不是难事。在政府里执行公务和办理私营事业并无难易之分。”。

为个人生计谋划?“这不是士君子说的话。”。至此,社会看清了,所谓清华、北大这类高等学府的名号也不再是精英的铭牌了。

这么说来精英很少啊。那么,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其中有的还小有成就,这些人是不是精英?答案依然是:这很模糊。今年9月份我重回课堂,在MBA政治讨论课上,老师设置了议题由学生演讲:经济议题,社会议题,文化议题,甚至生态议题,对这些议题MBA同学们都趋之若鹜,唯独对政治议题避之唯恐不及。老师给大家找台阶:是不是因为担心政治议题太敏感了?

其实,哪里是什么敏感不敏感,而是当今的人大多不关心而已,大家的态度无非是:“食肉者谋之。”。是不是精英,在胸怀、在格局、在精神独立。现在的人,太关注一己得失,每天想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多想想亲友圈,想想单位,这是“扫一屋”的格局。诚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整日里全身心关注着“扫一屋”就不对了。60后,70后经历了激荡的30年,这当中精英群体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80后群体虽然局限了,但是尚可挽救。那么90后、00后呢。

最近有一个热点话题:“第一批00后已经皈依佛门”,称之为佛系。我的观点是:佛系一词来源于日本,其价值观与佛教没有关系,同时与“丧文化”也有区别,与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倒是有几分相似,但是这对青年无益,对社会无益,是一种极度消极的人生态度。佛系其所指的是:这也行,那也行,随遇而安,表面上是与世无争,实质上是犬儒主义。越是在这种犬儒盛行的风气下,越发显得“独立的精神”之珍贵。

佛系随遇而安,“丧文化”自暴自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披着精英的外衣更是可怕。《劝学篇》中深刻的说:“人民只知在政府指使下奔走效劳,国家好像是政府的私有物,人民不过是国家的食客。人民既成了流浪的食客,仅得寄食于国中,便把国家看成旅馆一般,从来没有加以深切的关怀,也得不到表现独立精神的机会,久之就酿成全国的风气,到了现在,更是变本加厉了。”。

佛系就是没有“独立的精神”,以一个食客自居,在家啃老,在国误国。中国有句话叫做:“客随主便”。人民没有了独立的精神,国像什么国,家像什么家?为什么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要?看看“丧文化”、佛系、犬儒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横行于世犹如百鬼夜行就可以知道,我们亟待一种正能量来涤荡风气。

说大了,扯远了,让我们扯回来。对于一国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单位、一家公司也是这个道理。精英、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家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必然汇聚一群人,他们爱学习、爱奋斗,对国家,他们有主人翁精神以“社会主义接班人”自居;对公司,他们将集体的长远发展放在第一位,不逃避,不消极,迎风斩浪,砥砺前行。

与学历无关、与收入无关、与职位无关,有格局,有胸襟,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是单位所需的人才,社会企盼的精英。

;mso7|�ȵ�

相关文章

  • 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现在是流行碎片化学习,很多人听《罗辑思维》,我也是“得到”这款APP的粉丝。在《罗辑思维》...

  • 认知模糊挺可怕

    模糊,困扰着这世界的许多人,活得越模糊,思维越混沌,唯有消除模糊,人才会活得越清醒…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

  • 很远 很模糊

    现在想想什么是梦想,梦想是什么,我抬头一望,想了想,摇了一下头,梦想离我很遥远了,我突然觉得我很悲哀。 我想问问你...

  • 忙趕路,歸何處?

    忙著趕路,忘記了出路 公司人才盤點,我很懷疑“那些人”是否能夠分辯哪些是人才,哪些不是?我是嗎?不是公司模糊、混亂...

  • 这世界,好模糊

    我不是诗人,我好想用诗人的语言滋润我的喉咙,和我枯瘦的心 1 黑暗,光线一缕缕,汽车嘈杂, 还有,还有……好多杂碎...

  • 小心台阶

    手机摄影/ 小zhu先生 还是喜欢/ 拍 模糊不清/ 含义不明/ 的照片 不知道/ 这 是不是/ 手机像素/ 本身...

  • 超人的脸很模糊

    半夜睡不着,就是很想写点什么!不是文艺因子作祟!只是矫情了,作了,发千了! 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我看到一个儿子和妈...

  • 城市的阳光很模糊

    无数次,拿着书放进包里,然后再背回来。没有闲暇的时间阅读,心空得能飘起来。想倾听雨声总是没有痕迹,想倾听歌声,总是...

  • 思考丨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前几天《奇葩说》有个辩题 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努力? 天分不够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会去努力...

  • 【那些年,我们趟过的坑】之17 将能力转化为产出...

    今天的主题,聊的是团队中"如何将人才的能力转化成实打实的产出!"... 是不是很干货,期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不是人才?这很模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ic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