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岁的刘伟和66岁的刘利是一对亲兄弟。可是6年前母亲去世后,哥哥却突然提出要断了兄弟情,不愿做任何沟通。那么,在这一对兄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花甲之年,兄弟情却走到分崩离析的地步呢?
在刘伟的寻求下,找到了湖南都市频道的记者,希望借助媒体来解决他们兄弟6年的隔阂,还一份亲情给家庭,一起为唯一健在的九旬父亲尽孝。经过简单采访,刘伟告诉我们。
他觉得,哥哥之所以在母亲去世后,突然提出要断了兄弟情,实际上是为了私吞父母的房产。仅仅是一座估值10万的一套老房子,因为有传闻可能会被征收,会补贴40万,所以才让兄弟情分崩离析。
那么,实情到底是什么呢?真如刘伟所言,哥哥为了这套传闻中可能会征收的老房子的一笔40万补贴款,断了几十年的兄弟情吗?
随后,在刘伟带领下,我们记者来到了医院,见到了正在病床前照顾老父亲的哥哥刘利。为了不影响老人情绪,让弟兄两个在医院的走廊里见面。
弟兄两个一见面没有寒暄,弟弟刘伟直接质问哥哥。
为什么在母亲去世了要突然提出断了兄弟情,不愿沟通呢?
为什么当初在母亲病床前已经口头承诺不要那套价值10万的老房子的产权,却又出尔反尔呢?
对于弟弟的质问,哥哥刘利告诉我们。
原来,早在母亲去世前,弟弟不仅在病床前大吵大闹,骂父亲老东西不死一类的话,还甚至说过一句不是母亲的亲生儿子的话语,既然这样,所以他觉得也就没必要跟弟弟联系沟通。
至于说父母的那套10万的老房子,他当时压根就没有承诺不要产权,完全是弟弟无理取闹,看到他得到了这个10万的房产产生了嫉妒才闹了矛盾。
对于哥哥的指责,刘伟承认确实有说过这些话,但是骂老头子是指的哥哥刘利并不是老父亲,是哥哥随便转移对象;至于说不是亲生儿子的那句话,也不过是因为母亲让他出去打工,让条件更好的哥哥待在家里啃老,他觉得不公平才说的一句气话。
与此同时,刘伟还告诉我们一些话。
原来,刘家父子当年都是当地桥梁厂的职工,因为效益不好,必须一个人出去打工。
哥哥是厂里的处长各方面很优秀,却被父母留在身边,一直啃老,而他就是厂里一个普通工人,被父母安排出去打工。
哥哥在父母身边这些年,母亲不仅帮他带孩子还给他出资买了一套180m²复式楼,并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哥哥,在母亲晚年还被哥哥赶回到老房子里生活,让他心里极度感到被不公平对待,也为去世的母亲抱不平。
所以,如今他觉得既然哥哥已经得到了母亲绝大多数的爱,就不应该再争夺这套老房子带来的10万或40万补贴款。
面对弟弟的说辞,哥哥刘利只是冷笑着说。
其实,180m²房子是工厂给的待遇,完全都是用自己工资买的,不存在用母亲钱的事情;母亲生前并没有赶出去,是因为老人岁数大了,没有电梯上下楼梯不方便,才搬到老房子居住的;弟弟刘伟明明已经有了3套房产,还来争夺父母的老房子,实在是看不下去。
相反是弟弟多年来对于父母,却躲得远远的,不尽赡养义务,不出钱不出力,又想要老房子带来的财富,明显就是没良心,耍流氓。
刘伟又掏出母亲留下的一个遗嘱给我们看。里面写着老人生前为哥哥一家花了7万块补贴购房,包括家里的电器也是母亲出钱买的,把身上的钱都给了哥哥。
刘利看了看这封遗嘱,却极力否认地离开调解现场。
兄弟两个针尖对麦芒,各执一词,孰是孰非,他们的老父亲又有什么看法呢?关于那套老房子的问题纠纷又该如何解决呢?
随后,我们记者看到了他们92岁的老父亲,经过采访了解,得知。
原来,老人年轻时事业上风光无限,对于家庭都交给了妻子,他不管不问,对于两个儿子的矛盾他也有所察觉。
他说,对待两个儿子上并没有太大的偏差,小偏差承认还是有的。因为小儿子一直在外打工,很会赚钱,导致两个儿子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为了一碗水端平,他们老两口就多多少少给身边工资低的大儿子做一些经济帮扶,来拉平两个儿子之间的收入差距,所以就这点偏差,没有其他。
关于那套老房子,还在他的名下,生前不会留给任何一个儿子,也不知道将来能活到多大岁数,可以把老房子卖了给自己养老送终,减少儿子们经济压力,如果花不完,他们再平分。
既然房子矛盾解决了,那么兄弟两个隔阂6年的手足情,还能否重归于好呢?
最终,经过我们记者和小区调解人员的努力,作为大哥的刘利还是不愿意原谅弟弟,也不愿意跟弟弟沟通,让断了的感情继续断着,他不想做任何的沟通了。
这场调解失败了,但是希望刘家兄弟都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及时把兄弟关系恢复如此,一起把老父亲的晚年照顾好,才是正道。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讲情的地方;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应该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和和睦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