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与碎片化时代共存?

如何与碎片化时代共存?

作者: Enlearning思考者 | 来源:发表于2016-11-06 22:11 被阅读0次

     现代世界每天爆炸性的信息太多,真正的知识太少。所谓互联网“干货”也都是碎片化的知识,对于已经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的人来说,碎片化的信息可以扩展视野。但对于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尚未形成的人来说,碎片化的信息,可能是一剂“毒药”,使你人与亦云,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可怕的是你学的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用尽时间刷刷刷,挤出所有时间读干货,还是刷不完!还好有移动硬盘存储功能,即使不够还有云盘,等收藏超过难以想象时,你会发现这些永不在读,这让你沮丧,焦虑,终于有一天你放下干货,决定做自己,人生苦短抓紧性感,开始转战娱乐,小说和快手。。。。。。

     那如何跳出这样的死循环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碎片,时间和空间两种碎片。 以时间为例刚刚消停没两天,领导又安排新任务,公司会议没开完,客户又打来了电话,时间也就被切割成七零八碎,难道忽略所有信息么?里面也有很重要内容啊,难道不管领导安排么?否则谁给你发工资呢?当然不可能,我们无法解决,只能尝试和它们共存。这里有个小策略,用目标串联碎片,用知识结构串联碎片,读你需要的知识,理论上我们每个都会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知识,但是由于思维遮蔽效应,大脑思维的懒惰性,我们看的往往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那么如何用目标串联碎片呢?举个例子,我要从北京到郑州出差这就是个目标,那为了赶时间,预算充足,可以做高铁去。然后一系列的时间就可以安排了,买票,准备行李,从公司赶到高铁站,安检后等待,中间的过程就是时间的碎片,但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就好像有一条线来整合成有效的行动,当然中间还有碎片,打的坐车时间,高铁等待时间。上面说了时间,那怎么用知识结构串联碎片呢?为了想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需要掌握什么,在阅读信息时,需要对知识进行整合,分类。阅读资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很多人焦虑的原因,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听别人说,什么都想知道,本质上就是不肯放弃内心的安全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你不是新媒体研究者,也不是要写作相关的文章,就没必要时时追热点,这样你在知识的获取就会更加清醒,不会陷入信息流,更加不会让你的生活中充满无用的噪音。举个例子,你希望唱歌好,那么每天早上就先练习一首歌,反复练,每天早上练,练到怎么控制气息,怎么用丹田唱歌,怎么咬字直到炉火纯青,这样不只这一首歌能够掌握,其他的也就不会那么难了。这就知识能力大树的一片树叶,当你有机会去和朋友一起K歌时,注意观察对方的唱歌方式,然后请教,这样进一步的精进自己能力。我们学习知识结构其实和拼图一样,通过某些专家的指点,通过自我学习知道大概的全貌。然后把碎片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慢慢地也就拼出了整个地图。

    其次,化整为零能力,把大任务拆解,越小的目标越容易完成。比如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用kindle随时读,尤其在等人的时候,在和别人交流完以后,又可以继续阅读,一边读书一边标注。读完了在读一遍自己的标注部分,加深印象,如果可以可以试试跟朋友推荐一本书不仅锻炼复述理解力还锻炼表达技巧进一步加深自己的思考。

     最后,我们需要化零为整。比如说我们去旅游,风光非常秀丽,可以发微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次旅游下来把所有微博整合成长文,完善下就是一片文章。平时可以在头脑构思大纲,一些细节可以在印象笔记记录下来,把碎片有机整合成整体,同时善于身边的工具,阅读邮件后可以用手机来回复,如果嫌手速慢,用语音转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与碎片化时代共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pn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