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劝学》有感

作者: 4694b8f96bc2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4:36 被阅读4次
读《劝学》有感

巜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字”这个字,就不禁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囊萤照读"、“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骨"的动人画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所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渝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进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西瓜而得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到达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如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也是没有好结果的。粗实的铁棒能被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忍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钢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不折不挠的上情神。

倘若你有了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再加上用心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奋当诗人,后天刻苦练钢琴,当歌唱家,还想做一笔可观的生意,拥有百万资产,鸿鹄之志固然可嘉,但即使你竭尽全力做到样样持之以恒,恐怕由于精力有限,也只会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吧。

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却并不值得大肆褒扬。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金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事无成;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了有口皆碑人物,这些都和学习的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脆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相关文章

  • 读《劝学》有感

    巜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

  • 读《劝学》有感

    自三岁入学,至今二十年有余,正值弱冠之年,求学上进之时,仍无安身立命之业,唯读书以诚心正意。 然,何以为学? 子曰...

  • 柴米油盐60——三味书香之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 《孙权劝学》有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一文。这篇文章讲了孙权劝吕蒙学...

  • 读荀子《劝学》有感

    高中时就学了荀子《劝学》篇的节选部分,前段时间谢老师又带着我们学习了它的全篇,感受比起之前也更为深刻,故在此写下自...

  • 读颜真卿《劝学》有感

    上班路上阅读分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人颜真卿所写的...

  • 读《孙权劝学》有感

    吕蒙当了吴国大将后,孙权劝吕蒙从今往后更加要多学习,才能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但吕蒙却以军务繁多而拒绝。但当领导以自已...

  • 读《孙权劝学》有感

    吕蒙当了吴国大将后,孙权劝吕蒙从今往后更加要多学习,才能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但吕蒙却以军务繁多而拒绝。但当领导以自已...

  • 读巜孙权劝学》有感

    今天,我读了孙权劝学一文。文中吕蒙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 23 读荀子《劝学》有感

    看了荀子《劝学》这篇文章,对学习有了新的看法。学习真的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他是长期积累的,就打一个比方:比如你考到...

  • 劝学有感

    今天读来,总结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和启发如下: 1.学习不能停止【对标终身学习理念】 2.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有着至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劝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el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