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御风,不免于讥,只因为犹有所待。
然而,就一般人而言,神人不及,圣人不议,有所待,恰是生命中幸福的常态。
孩子们都喜欢捉迷藏的游戏。
你藏我找,你找我藏,乐此不疲。
孩子们是那么郑重的玩耍,绝不似成人工作时那样儿戏。
于是,藏的人和找的人都兴奋不已,纠结不已。
既怕别人找见自己,又担心别人一直找不到自己。藏的人心里七上八下,屏住呼吸,却又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为找的人焦急。
既觉得一眼就能找到毫无趣味,又在一次次失望中不断泄气。找的人审视全局,猜想每个可能的地方,却又随着尝试的累积越来越怀疑藏的人是否真的还在这里。
渐渐地,藏的人不再在乎自己藏的是否安全,比找的人更期待发现自己;找的人不再在乎发现时的惊喜,比藏的人更期望藏的是自己。
天越来越黑,藏的人越来越焦急,终于忍不住大喊:“我在这里。”
可是,找的人早已不在这里。
也许只是在一次次失望中,独自玩起了游戏,然后被妈妈喊回去吃饭,忘记了尚在游戏中的你。
你深深地感到,虽然不被发现是你所扮演角色的目的,但是被发现游戏才有意义。你藏的太过隐蔽,虽然获得了安全,却也失去了被发现的惊喜。你甚至开始后悔,要是一开始自己主动出来就好了。然而你忘了,藏的隐蔽才是你在游戏中的目的。
从害怕到期待,从期待到焦急,如今却只有失落落而已。
你想不明白,为何惊喜与害怕二者一体。你回味当初的心情,害怕被发现,而又等待被发现的时候,那份忐忑,如此甜蜜。
至于找的人,也一直在找到时的惊喜与找不到的恐惧中反复不已。那份既期待又恐惧的心情,独具滋味。只是,失望一点点否定了期望的意义,便只有失落而已。排遣失落之时,不自觉地将目光转移到了别的游戏。
彼此有所待时,整个游戏才有意义。
不要藏的太深,才有惊喜。于他人,于自己,于游戏。
爱与恨,得与失,生与死,莫不是一场捉迷藏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