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来天,参加了多次线上分享活动,因此也链接到了不同的做自品牌的各类牛人。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我也毫不介意的加入了几个社群,但却没有当即热火朝天的立即践行,而是做了几天的“旁观者”,观察每个社团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特征,现做个小小的总结,供自己和感兴趣的人作为参考。
1、厚积才能薄发
在知识付费这块,我想公认的做的好的,得到和樊登读书会可以算是其二。
罗胖4年的逻辑思维的积累,最后孕育了得到APP。而得到上面请到的大咖,无一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像北大薛兆丰、清华宁向东、心理学家武志红……不胜枚举,这些大神在做分享之前,已经有着丰厚的积淀,所以分享对他们而言,就像是在自己掌握的学识的汪洋大海中取一瓢矣,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毫不费力。而且价格美丽,毕竟罗胖的单个专栏订阅人数都是几万到十万+。

樊登的读书会,则是带着你一起读书。他曾在节目中表达,其实很多人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有答案的,而且是经过理论和实践论证的答案。那么我们为什么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去书中找答案呢?这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而樊登个人也有着超高的阅读技巧和拆书能力。

2、确定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加入007有近3个月了,每个月4篇文章,有畅意的洋洋洒洒,也有艰涩的绞尽脑汁。有幸被当选一篇优秀作业,也有素不相识的人说喜欢我写的游记而主动链接我,感觉有美好,也有慌张,惶惶恐恐,不知道下一篇的主题是什么。这,便是没有目标的典型表现。
通过牛人分享,了解到了与君成悦的成悦老师,也了解到了她的写作训练营。这是我认为做的不错的一个收费社群,目标非常清晰,就是教大家写作,不论你是想写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还是想写出优秀的商业文案,亦或是新媒体写作。没有输入的输出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容易枯竭的,因此成悦老师还会教大家怎么读书。

另一个目标读者清晰的是北大法学系刘媛媛的公众号,她本人也在千聊上做课程。翻阅过一些她的公众号文章,大多都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文章,包括学习方面、情感方面、未来规划方面等等的内容。我们都曾从那个时代走过,我们都亲身体会过那段青春的迷茫,那些清纯干净的笑和泪……于是,一个知心的姐姐,能与自己感同身受,并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受到广大在校大学生的欢迎。

还有Spenser大叔的公众号,“这里是百万城市新青年的集结地”是他的Slogan,他的目标受众,是想逆袭人生的年轻人,是在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深苦苦拼搏奋斗却仍无法跳脱的离家一族,是肩负着巨大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的80后或90后,是我,也是你。因为他自己做到了,他跳出了体制,所以他的文章那么能戳中读者的痛点,显得那么的有说服力。所以十万+的爆款文频频出现,所以广告接踵而至,所以他的新媒体写作课程开课即满员。

3、内容重于形式
也许我们身边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因此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变得急不可耐,开始做自己的内容,开始做自己的社群,开始主动链接。然而当我怀着好奇和并不排斥的心加入这些社群的时候,发现进入之后,内容是空洞没有根基的,管理是松散没有秩序的。我当然很佩服这些群主的勇气和践行能力,但是你把这些人拉进你的社群,这仅仅是开场前的第一步,是起点而不是终点,自此,你需要为信任你的社群成员提供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
新媒体自品牌,知识变现财务自由。
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宏利和机会。
希望你,我,都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厚积薄发,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