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记--德之本

作者: 浭水 | 来源:发表于2024-05-16 17:43 被阅读0次

母亲节,是近些年才在国内日渐流行,虽然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还是在百姓当中被关注起来。

人们似乎需要这种节日来表达一种情感。作为母亲,需要有一个这样的节日,来证明自己角色的存在。作为孩子们也需要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表达孝道,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很开心,收到孩子的问候,知足矣!

如今物质丰富了起来,有些人尽显浮华、浮躁,毫不掩饰的傲娇着。可曾想过,人们都在趋势当中。你欺我诈也只是极少暗流,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并没有开倒车。

去看老叔,老叔被送医院了。赶到医院,在输液。左臂及左手已经不能动弹。买了新睡衣,因输液、插了导尿管,暂时不能换,只是将裤子换上了。问老叔“衣服好看吗“,老叔脸上闪出一丝笑意,高兴地说,“好看”。

买的隔尿垫,很宽大,同护工一起给换上了。护工大姐说,这个垫子好。

给老叔吃了几个早晨包的素馅水饺,吃了几个山里红罐头,吃了半根香蕉。喝了水,又躺下。和前半个月的差别在于,说话的气力明显减弱。

床头柜上一个简便的饭盆,一根粗粗的吸管。早饭有粥和蒸饺,可老叔只吃的粥,护工解释说,有蒸饺,他没要。老叔并没有解释。有些无奈写在脸上。人在什么事情都需要外力支援的时候,尽是一种苍白的无力感。

何为人?“人为裸虫之长,身不过数尺,寿不过数旬。”人到天地之间来一遭,赤裸来,赤裸走。留下了什么?能带走什么?这是每个人需要细思量的人生课题。

有些人燥妄心日盛,父母未亡,便惦念其财产,唯用财产衡量其行,其中尽显目的、企图和算计在先。细思量,悲也!何时醒悟?可曾知其过否?

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之本源也。试想每一个婴儿,父母全心全意呵护备至,直到长大成人,待其成家立业时,父母已是满头白发,垂垂老矣!作为子女也只有全心全意恭敬奉养父母才合伦理。

古训“夫孝,德之本也。”人之德能,“仁也、忍也、任也、尽也。”道理似乎都懂,人们又都能做到几分呢?唯先从己修吧。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后辈之贤善者当孝顺父母。共勉!

2024/5/17

相关文章

  • 孝——德之本

    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论语》“入则孝,出则...

  • 复,德之本

    坚持了12天,停了3天!五一早上自愈了30分钟,白天也在加班时间自愈。这次自愈从1号算起,看看哪天没有坚持就写个日...

  • 国学培训 | 传承中华文化,创造五福人生!

    夫孝,德之本也 至圣先师:孔子 “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始于事亲,忠于事君, ...

  • 晏子春秋

    廉者,政之本也;谦者,德之主也。

  • 【孝,德之本也。】

    中国文化讲孝道,尤其是儒家。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

  • 人之本,德为准

    人之所以成为人,与动物的很大区别就在于自己的社会性。社会性越强,对人的品德要求就越高。每个人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

  • 荐:德为人之本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行,是做人之本,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与他的身份不相匹配,必然会招来灾祸。 人,可以不精明,...

  • 生活之本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

  • 关于孝的一些典故

    历史经典 《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五刑之属三...

  • “德”是什么?意识,思维,需要,行为等,“德”值钱吗?德者,财之本也! 现代社会又多少人,把它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札记--德之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f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