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趟广州,回学校办理离校手续,拿学位证和毕业证,因为疫情原因,没有毕业典礼,一切那么平常。从上地铁到高铁,再从高铁站到学校的一个多小时地铁时间,我一直在回忆、一直在思考,四年前互补相识的一群人,同一时间进入了那个校园,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发生,谁也不知道谁会认识谁。如今,我们回到了这里,和常走的那条路、那些遮阳的树、那些熟悉的教室、那些经常看到的面孔、还有那个充满饭香的食堂,好好告一次别。没想到曾经很想摆脱的教室,再也不会进去了;那些曾经不喜欢的老师的课,现在想上都没机会了;某个曾经因为一点小事的人,估计以后也很难见到了;那些一开始下定决定要大学期间完成的事,因为身份变了,再也实现不了了。
我想很多人都会遇到或想到这个问题“你的大学有遗憾吗?”,“”你大学后悔过什么吗?”。在网上很多平台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后悔没好好上专业课,后悔没有多考几个证,没有去到处旅游是我大学的遗憾,没有去实习,没练好自己的英语,找工作时觉得好后悔。。。。我想这些不是个别,而是多数同龄人的共同心声吧,我也有遗憾后悔,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花尽百分之一百甚至花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我所做过的那些事,那些原本我可以做的更好的事。不过庆幸的是,我自己发现了问题,我花了四年的时间去成长,了解自我。再次回想大学前的自己,我真的如井底之蛙,那时的世界里只有老师教的知识和身边的那几个人,我不知道英语口语是多么重要,不知道广州深圳的同龄人的口语可以讲的那么好;我虽然有一部智能手机,却不知道网上有学霸分享各种学习方法和干货;我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好看的美剧;我没想过以后要去哪座城市;我没想过原来人生可以在某个阶段开始改变,我不知道。。。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会认为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觉得我的生活不该是那么封闭,不知道当下的流行元素,不知道新的综艺有谁谁谁,不知道同学口中说的某个品牌服装是哪个国家的,这些总让我觉得和别人拉开了距离,让我觉得我永远都是在追赶,在不停地跑,只为了达到自己觉得可以了的时候,但我也从未想过什么才算可以了。
也许有些遗憾以后会实现,也许有些遗憾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了后悔,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真是个好东西,我混过日子,也认真过,奋斗过,有过62分的成绩,也考过接近满分,拿了出乎意料的奖学金。这四年,很长,又很短。从学习,健康再到工作,每一步都在不断迈进。印象最深的不过是以下这几样东西:英语、兼职实习、运动、旅游、活动比赛。
英语:
我喜欢我大一开始就有的那股劲,那股一直向前冲的劲。大学英语课堂上,我发现同学发言时的口语说的特别好,我却像在念词一样,我开始有些害怕和担忧。尽管高中英语一直排名前几,试卷只错一两个题,但到了大学,我才发现,口语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于是我开始网上查各种英语口语练习方法,现在也记不清当时怎么搜的,反正就是没停止过,然后跟着实践,背书、读书、听听新闻等等,我就是采用最傻的方法,记得大二第一学期,我发现了一个公众号,免费每天学习音频,从发音开始,每天跟着打卡练习,当时觉得那老师发音很有磁性,特别好听,每天就利用早餐时间练习发音,这样坚持了一学期,也记了一本笔记。期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发音有了很大进步,课堂发言也开始自信起来了。那时候我发现,原来每天坚持一件小事,时间久了,变化才明显,坚持的魅力真的很大。大二第二学期,学校提供了一个志愿广交会短期实习工作,日薪80,自费租房,为期一个月。不喜欢课堂的我抱着试试的想法报了名,也没考虑过是做什么工作,只是想看看展会是什么样。结果发现岗位是电脑录入,每天操作电脑,把外国采购商的信息录入电脑,办理证件,解决他们的问题,一开始听到有些同学说可能一忙没时间吃饭,我开始想象场面是什么样的。本以为电脑录入会很枯燥,但想着这是第一次实践,把它当做一个提高办事效率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时最大的体会是看到外国人拿到证件后向我竖起大拇指时发自内心的快乐心情,原来服务他人最大的收获是帮助到他们,才会体会到快乐的。那时我发现原来我不是以前那么内向的人,我喜欢交谈,加上用的英语,我发现语言就是用来沟通的工具,没必要那么怕。此外还想感谢那次短期实习,通过那个大的微信群,我了解到有其他组织在找翻译志愿者,我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加了一个同学的微信,通过聊天,交换了一些想法,并且获得了她对我的信任和好感,她把我推荐给了一个负责人,我就这样误打误撞接了工作。因为不知道工作的性质和对接的公司、产品还有老板,我不知道怎么做准备,只是尽自己可能想到地去搜索准备,到了摊位,我发现那位老板好像不怎么喜欢我,也没见他笑过,很是尴尬。当天下午有中东国家的客户问产品,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产品的details,结果客户急冲冲走了。当天晚上我收到信息,对方说我第二天不需要去了。自那天晚上,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那些跑在前面的人,我甚至觉得自己有些不自量力,不该去尝试。但我又不甘心,不甘心别人那么轻易地就实现了我想要做的。后面我报了机构学习口语,老师给了一些方法,每周末上课,我几乎都是按时去,一个月、两个月,我尝试了很多新的事情,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比以前进步了,在开始表达idea前,我懂得了如何去描述,才能让听者很容易明白。2018年,我很少有负面情绪,每天都是精神满满,早起学习,晚上和室友聊天放松,准时入睡,那时的我很乐观积极。从一次经历中受挫自卑,却利用那次经历反转了大学,庆幸我选择了突破和改变。我提高的不仅仅是英语,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能力,每一个小小的机会,都可能是大机会的一个跳板。
兼职实习:
由于当初为了提高英语的原因,我渐渐了解到跟英语有关的兼职,最普遍的是展会翻译和英语家教。在真正去展会做翻译之前,前面提到我有过不堪的经历,所以,学习完课程之后,我更加想去展会当翻译,一个老师的推荐,我在7月参加了建材展,但那几天没有看到外国人,做了相当于一个销售岗位,算是步入门槛了。后面一段时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没有了老师的推荐,一切靠自己。我一方面坚持练习口语,一方面了解最近期的展会,准备好简历和自我介绍,请教别人、上网找资料,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每一次经历都是对简历的修饰。后面我接到了几次,2018年和2019年都是在翻译工作和熟悉展会中。待展会翻译熟悉之后,我又开始想进一步的突破,我想做商务场合像会议翻译或者旅游翻译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但能力和知识储备不够,或者没有别人的专业性。我开始考虑考个证,所谓逼自己学习一把结果我把自己逼失败了,没有系统性地规划和学习,我没有通过考试。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不是翻译,但因为大学期间的经历,我在面试交流的时候得到很多公司的认可。关于工作,这部分待更新。
运动:
2018年五月的时候,我在一个公众号报名了一个组织活动,那是一个假期徒步公益活动。我太想参加校外活动了,但很多要求不符合,面试不通过,只有那个,我发现只需要按期完成任务就可以通过,所以我毫不犹豫报名了。前期完成任务是14天坚持九宫格日记,14天每天8公里跑步量,每天微博打卡。在那之前,除了八百米体测,我基本不去操场不去跑步,跑步让我很累,跑了两百米就气喘吁吁,我很讨厌跑步。但为了能顺利去参加那个活动,我不得不接受,我每天必须跑完8公里,第一天,我担心晚上跑不完,于是早上六点起床,刷牙洗脸后带着水杯一个人到操场,开始跟着软件跑,越跑越慢,跑不动了,我很想放弃,但是我又很想要那个活动,所以我走了一会,然后又继续跑,跑了四公里后回去休息。下午下课后,又接着跑,跑完当天的量。就那样坚持了14天。尽管已经完成任务,我还是坚持每天跑,为了两个月后有好的身体去旅游徒步,我养成了跑步的好习惯。两个月的坚持,我发现我整个人的状态特别好,身体也有很大变化,皮肤也变好了很多,算是意外的收获,大一一直觉得自己想要减肥,而后面养成了运动的习惯,爱上了运动,完全没有了减肥的想法,只是想保持健康。现在工作了,我还是会坚持运动,也有了新的目标,治愈成果,待更新。
旅游:
上大学开始,我不再喜欢安分地上课和下课这样的生活,我想去没去过的地方,周六日会自己瞎逛,看书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书里的文字不如眼里的所见来得真实。大一的暑假和家人去了趟厦门自由行,吃住自己规划,普通的一次短期旅行。都说身和心,至少要一个在路上,也如前面提到的,因为意外的机会和发现,我报名的那个公益活动,让我大胆地实现了“走出去”,我完全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自己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背包,里面装着睡袋、帐篷、压缩饼干和能量饮料、换洗衣物,和7个只见过一次面的年轻人,一起相约在火车站,坐上了从广州到西安的火车。在活动开始前的一天,和另外8个没见过的伙伴,一起说走及走夜爬华山,第二天凌晨看日出,然后坐车到营地集合,没有时间休息,直接开营。现在回想,那个只是两年前的我,到底哪来的勇气,通宵爬山,没和家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哪来的勇气,一路上和各种人交谈,国内的、国外的、年轻的、上了年纪的,我喜欢那时的我,因为相比之下,我不知道现在的我,有没有勇气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期旅行,有没有勇气,谈一场新的恋爱,和过去的一切say good bye。旅行的路上,发现新的可能,遇见未知的自己。那一个月,我从西安、会宁、兰州,西宁、青海、茶卡,到重庆、长沙,那一个月,多数时候住帐篷,住过青旅,通宵行走在兰州的街上,凌晨四点住钟点房。我尝试了很多没做过的事,我在一个月内认识了来自国内不同省份城市的人,有时大家聚在一起吃喝玩,谈着各自的故事和想法,仿佛一场小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有了这个开始,我更加想到处旅游,但大学的生活费有限,只能靠兼职来积攒资金。谈恋爱之后,去哪旅游在安全问题上少了担忧,旅游上的开销相对有些改变,2019年和他在深圳跨年,看了一场卫视跨年演唱会。去了珠海、桂林、长沙,香港。2020年和同学在云南跨年,跨年夜的大理古城,酒吧里的歌和欢呼声,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喜悦,巷子里放烟火的年轻人,心里应该也有很多愿望,不同地方的人,在那一刻,共享庆祝新一年到来的喜悦。2021年,我期待着,去另外一座城跨年,那座我两年前一直想去的城市。我希望可以实现。2020年,疫情的出现,很多计划和事情都有了改变,有些东西被迫选择,有些东西,却要趁机抓住。2020已经过半,我还没出发,我也没想好从哪出发,出发到何方。我需要沉潜一段时间,再出发,身不在路上,但心在。
活动比赛:
说起大学,每个人的口中离不开的一样东西,就是“活动和比赛”。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比赛,校内的、校外的,校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社团、协会,从小部长到会长主席,大学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但这些高大上的“长”和我只有半点关系,这四年我主要把时间放在提升上面,大一一年主要在熟悉和规划,除了上课就是参加活动还有协会做事情、培养感情。大二开始给自己定位,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比赛,一直到大三。有优秀奖,也拿过一等奖、团队二等奖,同一个演讲比赛从优秀到一等,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还记得晋赛面试时,那位老师问我,为什么又来参加呢,我说想拿到自己想要的。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当时的选手很多是小我两届的,化妆打扮起来个个比我靓,看起来都那么自信,我只知道自己不断地改稿,每天晚上熄灯后在楼梯口那里不断地练,熟悉演讲内容。我从PPT,到演讲稿,再到演讲方式和注意事项,每一部分的时间我都心理有个数,剩下的就是付出了。当我在决赛中顺利进入最后一轮时,我不断稳住自己,在台上保持淡定,还记得观众中有很多认识我的老师、同学和师弟师妹,一切经历都是值得的,无论失败还是成就,都在为目标奠基。
如果还有机会上大学,我一定会过得更精彩。我的大学,充满课外书和各种经历,不只是循规蹈矩地上课,不只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我曾接过一天的兼职,五点多起床,六点出发到集合地,坐车从广州到惠州一家酒店大厅给模特做翻译,十点的时候还在公交站等公交,舍不得打个滴。我爸还担心地打电话给我,心里宁愿我不接这活。但是,我还是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次不做,下一次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大学是个好东西,我又足够的资本和时间去尝试,去试错,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去认识未知的自己。大学经历过的这些种种,不得不说金钱成本很高,但我会控制到尽可能可能低,我会寻找不同的方式去实现,最重要的还是来源于家里的支持,虽然我不能像富人子弟那样随便有钱花,但家里提供的,永远都是他们能最大努力做的,不胜感激。
工作之后,一切都是靠自己。第一个月很难撑,和大学时候对比,真的可以用“上一秒还吃着山珍海味,下一秒捧着窝窝头”这样来形容两种生活的差别。拿到第一份完整一个月的工资时,我有些激动,内心告诉自己接下来一定要努力。我不会忘记大学里的那些教训,大学里发现的自我,希望那些好的东西能一直伴随着我一路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