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我在简书寻找情绪智慧“精灵”,学习反思日更,第225天。
一路持续寻找,情绪智慧“精灵”给了我很多珍贵礼物。2020,我是用寻找学习反思日更,帮助自己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好好爱自己。2021,我将静心阅读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推荐的10本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籍,用知识来深层觉知与感悟记录生活。
我相信:一本好书,一个灯塔。
今天,开始阅读第一本书《这样想,你才不焦虑》,一本翻开就可以用的抗焦虑手册。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焦虑是因现实生活中的潜在挑战或威胁而产生的一种持续、复杂的情绪状态,是一个人面临自己无法预期、无法控制的,并且会危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时产生的反应。
书中介绍了,认知疗法。认知治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改变与情绪相关的想法、信念和态度,减少包括焦虑在内的消极感受。
“认知”是指我们对自身经历的了解和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信念和态度。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说:“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事情的反应决定。”
不过,人们对所经历的事情采取怎样的反应,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如何去认识和解读这件事情。

现实生活实际案例:今天上午,我去理发,理发师大姐与身旁一位大妈的对话,让我理解了书中介绍的认知疗法,同时也帮助我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
理发师大姐给大妈说,一位她俩都认识的街坊邻居,昨天来理发,情绪特别低落,已经4个月没理发了。关心地问她什么原因?
原来,他65岁的丈夫和她一起高高兴兴,回老家看外甥女,星期五摔了一跤,脑子大出血止不住,抢救无效,就离开了她,非常痛苦到现在也恢复不过来。星期一去星期五摔一跤,人就没了。

我听后,深表同情和惋惜,65岁,太年轻了,可惜,一家人怎样渡过突然失去亲人的情绪考验?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常生活轨道?
一旁的大妈说:他这样轻松的走也好,没有痛苦。
当时,我有点想不通,后来,再想想大妈说的有道理。她是以更利于活着的家人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早日从痛苦情绪中走出来,好好生活。
大妈还说:希望失去老伴的妹妹,坚强起来,照顾和调养好自己,把这个家撑起来。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学到的认知上改变后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