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作者: 周教明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1:32 被阅读0次

      今天,在《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的课堂上,蔡文亮博士以自己亲身经历与我们分享了做数学教育研究的乐趣,展现了教育研究的魅力。

        教育看似有章可循,但是作为教育的对象,他是鲜活的个体,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个体,所以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待教育,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生理心理的成长,也要关注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知识量、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成长,在内外交融中,学会研究才能找到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之道。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一.什么是教育研究

      蔡博士说:研究是一种活动,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回答问题,并解释得到的结果的过程。

      研究来自于教育的实践,不能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所以对不适应现状的需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同时也要着眼于当前的现实,要善于发现问题。

二.教育研究什么

      在新加坡教师的晋升不需要写论文或发表文章,但是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承担的项目活动,收集相关数据,从现象中发现背后的原因,从原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教育的决策者提出自己的建议。

      曾与一位洪老师交流,她说每位老师在学年结束前都要上交一份自己报告,而这个报告要纳入考核,所以大家都很尽心。比如有几位老师在帮助学校分析近三年学生迟到的状况,从迟到的学生背景,次数,原因等各个数据探讨规律和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解决迟到问题的对策;也有老师专门分析近三年学生偶发事件的原因,学生自身发展轨迹,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去分析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并提出方案;有课外辅助活动课程的老师也在分析近三年学生选择自己这个活动项目的人员结构、家庭背景、参与情况、取得的成绩、发现的不足,然后进行分析探讨。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不需要高大上,需要根植于学生的本身,自己的工作实际,无需高深的理论,只需从实践中收集第一资料有感而发,那是对实践的反思,也是未来工作的指导和促进。

三.教育研究为了什么

      在教育研究的过程,对于老师自身来说,能获得方法上的洞见,增补知识上的漏洞,发展新知识,给实际的课程教学提供指导,以改进教育实践,实现师生共长。

      而基于真实情况和数据的研究会具有很大的参考性,能给教育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教育部根据上交的情况制定决策。

        如蔡博士正在研究的是《数学中的推理》,他认为数学的本质需要人对数学情境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解数学概念,建构逻辑推理,但建构推理对许多学生来说却很难,于是他以某个学校为实验对象,以此为课题研究,借用数学教具培养的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课题的研究中还发明了很多有助于学生数学推理的教学用具,而从他的讲解中我们发现新加坡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过程的建构,淡化数学解题的结果。

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一位老师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在研究的过程发现的问题有时候也能影响教育部门的一个决策,从而影响教育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新加坡教育访学之旅(四十五) ——数学教育研究实例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c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