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刚接触中医,接触中医育儿的妈妈,对于饮食这件事真的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合理安排饮食,孩子的体质真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恨的是,做顿饭前怕狼后怕虎,生怕哪点做得不对就会引发什么新问题。
尤其是鸡蛋,这个家喻户晓的高营养食品,孩子生病调理时不敢碰,生病好了又不知道该不该吃,真是难倒了一大片……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鸡蛋,到底能不能吃,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才合适。
首先,我们来看看鸡蛋里藏着什么东西。

鸡蛋,这个人尽皆知的食物,因为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而被人们所欣赏,同时又因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仅仅次于母乳,而成为家家必备的美食。
在《本草纲目》中,鸡蛋也同样是一味可以治病的药材,它被分为蛋白和蛋黄两个部分,分别有不同的药效:蛋白,其气清,其性微寒,能润肺利咽,清热解毒,适宜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目赤、热毒肿痛者食用;而蛋黄,其气浑,其性温,能补血,治下痢,是产后补益身体的佳品。但万事万物皆有度,鸡蛋也一样,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鸡蛋不易消化,不能多吃。《食疗本草》又云:动心气,不宜多食。《本草求真》所云: 多食则滞。
那讲到这里就有朋友要问了,这鸡蛋,我是能吃的吧?答案是:“不一定”!
在西方营养学中,人们大多喜欢把食物分解,拆出其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告诉你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但在我们中医的营养学里却不这样认为,同样的食物,你吃和我吃,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就算是同一个人,吃同一个食物,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心情吃,不同的方法吃,最后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你去海南旅游,玩耍了一天口渴难耐,吃了个火龙果,一下觉得清热解暑,但到了北方城市,吃了火龙果就会觉得满肚子凉气很不舒服。再比如,我们经常看电视里网球比赛的运动员,在比赛间歇吃香蕉,香蕉中所含的高糖高钠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能量作用,可以让他们精神满满继续投入比赛,但如果办公室一族经常吃香蕉,拉肚子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我们说回鸡蛋,蛋清寒蛋黄温,这样总体说来鸡蛋本就是属于温性偏凉的一种食物,那么适宜人群的体质一定是偏热性的,阳气比较足的,身体消化能力比较强的青壮年。而老人、孩子,或者像现在产后体质偏虚寒的妈妈们,就不适合吃鸡蛋。
如果是孩子正值生病期间,调理期间,那更是不适合这种不好消化的食物。我见过有的妈妈在孩子发烧的时候给孩子蒸鸡蛋糕,看似软软的补充身体营养,其实这个时候,身体最需要的是动用最少能量就能消化的主食类,比如粥、面条这些,而鸡蛋糕看似柔软,但内在的高蛋白却需要调动身体很多的阳气来消化它,这样就非常容易把正在跟病毒打仗的正气阳气调回来消化它,到最后你说说,这鸡蛋糕是吃对了吃补了,还是吃差了吃亏了?
说完了食物本身,那么烹饪方法也同样重要。
鸡蛋温凉,所以煮着吃、蒸着吃,都不能太好的改变它的性质,但如果是煎、炒,通过油与火作为媒介,可以对它改变属性的力量加强一点,就像我们吃多了油炸食品会上火的感觉。同样是炒鸡蛋,苦瓜煎蛋绝对是雪上加霜,若非有严重的上火症状,这道菜,肯定是不适合正常食用的。但韭菜炒鸡蛋,香椿炒鸡蛋,韭菜属热属阳,香椿生发力量极强,这样搭配,是不是就吃得身心舒畅呢?还记得我的小时候看妈妈炒鸡蛋,每次都会在打鸡蛋的盆里倒点料酒,我问为什么,妈妈说是因为这样鸡蛋炒出来香,没有腥味,这是我姥姥教她的。现在看来,料酒用得都是花椒、大料等一些热性的香辛味调料,与酒掺杂在一起,更增强了热性的功效,其实任何事物,食物,做到了“和”,我们的身心就会释放出最本能的感觉,觉得它美味,觉得它好吃,觉得自己的身体需要。很多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智慧,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是大家都觉得好,觉得舒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到最后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们心心念念追求的“科学”吗。
在身体正常的时候,对于食物,没有能不能吃,只有适不适合吃,毒药用对了也能是良药,就算是白开水喝多了也会中毒,万事万物皆有度。但如果生病了,或者体质出现极大的偏颇需要调整的时候,越是简单的食物,越是能最少消耗我们身体阳气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康复。
最后,要记住,所有高营养的食物,一点点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