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冰千里
01
“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当你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多少,才能被爱”。
影片最后的独白叩问着每个人的心,同时也给出了答案:唯有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这个答案其实就是两个字:“真实”。
简单两个字,人们却在用一生寻觅,也总有人不可得,依然困顿在俗世洪流,看不到真实到底是什么。
短短2个小时电影,浓缩了一世纪的风风雨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的角色,却都在诉说同一件事:探究“真实”。
02
探究真相的路上,总会历经痛苦,痛苦则来源于内心两种力量的冲突,影片不同时代的主人公,在所处时代背景下,皆挣扎于此:
民国时代的吴岭澜(陈楚生饰)面对自己专业心生迷茫:“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理工科”,而自己真正喜欢的却是文科,对此困入迷思。
战争年代的沈光耀(王力宏饰)亲眼目睹了人们的贫困与苦难,决定加入飞虎队保家卫国,但面对家训与母亲(米雪饰)的阻挡,陷入了痛苦的抉择。
文革前夕的王敏佳(章子怡饰)徘徊在同窗好友陈鹏(黄晓明饰)与李想的爱情选择中,前者对她一往情深,后者的理想和抱负则深深吸引她。
现代社会的张果果(张震饰)面对职场恶性竞争与良心的谴责、既想援助贫困家庭,又怕陷入他们的纠缠,同样面临冲突与抉择。
而屏幕中的他们就是现实中的我们,总在不同阶段应对内心与世俗的双重考验:
当爱情遇到金钱,当理想遭遇亲情,当梦想碰到现实。
你如何抉择?那一刻,你是否真的能爱你所爱,追随你心?
我们往往低估了世俗力量,其实它真的很强大,强大到我们根本没法去改变,只有服从,只有让它淹没一切,击碎着许多的梦想。
为婚姻放弃爱情,为赚钱放弃梦想,为升迁突破良知,很多时候,因为现实,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无奈。
以为这就是生活本来面目,追求世俗希望我们做的,成了活着的目标,慢慢的,忘记了本来想要的是什么。
你正在远离真实,或者你把虚幻当做了真相。
03
所有背叛自己内心的选择,一切的不真实,将会付出代价,影片中的他们从世俗的虚幻中逃出:
李想为争取支边名额,在王敏佳被批斗时选择了逃离,危机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逃离让他被内疚和悔恨占据,但最终还走上了救赎之路,不管是否是为了补偿,这都已不重要了。
张果果,职场的尔虞我诈让他身心疲惫,而为了获得更多荣耀,不得不委曲求全,机械的活着,后来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果断拒绝了上司,面对贫困的四胞胎父母,遵从了内心选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再也不会在噩梦中被吓醒。
刘淑芬与许老师在同一屋檐下却形同陌路,一个火焰一个冰窟,根本无法交融,本是不同世界的人,却用夫妻之名拴在一起,结局刘淑芬投井自杀,也为他们关系里的虚伪画上了句号。
现实中有太多婚姻只是空壳,爱情早已投井,只是他们不愿看到真相,因为那里有彼此不能承受的恐惧。

04
吴岭澜为了更适应社会需求,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在忙碌中隔离自己内心情感,从而忽略真实。
梅老师一席话让他如梦初醒:
“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几个词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真实:不懊悔、不羞耻、平和、喜悦。
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人真实的活着,让他们看到事物的真相,体验到什么是平和与喜悦。
我见过太多人充满了内疚、懊悔与羞耻,无论是在关系里还是经历中,这都源自不够“真实”,或者不知道“真相”,被模糊的、索取的、控制的力量所掌控。
那时,你需要被看见,需要一种关系里的依托,一种放弃了所有的在一起,唯有此,才不会让你一直坠入深渊,陷入绝望的孤独。
王敏佳被被不明真相的拳脚相向,陈鹏出现了,以为她已死亡,暴雨中陈鹏用铁锹挖坑,准备掩埋死去的爱人,或许是上天眷顾善良,也或许是要给陈鹏一个真实的答案。
血泊中的王敏佳居然苏醒过来,陈鹏死死抱住了奄奄一息的敏佳,一记响雷炸响,那一刻,诠释了什么叫做真实的爱情。
而此时敏佳已经面目全非,恐惧与绝望让她心如死灰,就在她的灵魂坠入深渊之际,有一个人抱住了她,再也没有松开,这个人就是陈鹏。
正如陈鹏对她说的:“别害怕,我会和你一起往下掉,无论怎样,我都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唯一害怕的就是你推开我”,这不是最美的情话,而是用行动诠释的真相,无关乎所有世俗。
陈鹏追随着了真实,抛开了世俗,决然的和王敏佳在一起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疗愈的爱吗?
现实中深陷绝境的你,是否会有人陪你一起坠落,无论你经历什么,总有个人给你托底,这不是修来的福分,而是跟随了内心选择。
所有不得不的在一起、所有为了什么的在一起,都是背叛真实的结果,终究会失去。
05
影片并没有仅限于此,最终打动我的是一种信仰,信仰就像心底的菩提树,不但追随了自己的心,而且温暖了他人,传承了一种精神,信仰是慈悲、是超越个体意识的光芒。
当沈光耀为贫困孩子投下食物时候,当他在高空微笑着说了声:“妈妈,对不起”,坚定的撞向敌舰时,背后就是信仰的力量,是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普度众生的大爱。
离真实越远,越没办法靠近信仰,真正的信仰一定追随内心真相,像战争年代的沈光耀、和平年代的陈鹏,他们为了祖国,为了让更多人摆脱苦难,放弃了荣耀与自由。
无论多么苛刻的条件也不能阻止信仰的发生,它就在那里:
在炮火下的琅琅读书声中,在饥寒交迫孩子们高昂的歌声里、在批斗之人拳打脚踢的微笑里、在泰戈尔的演说词里:“我竭我的志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艺术之所以高贵,在于它是人们集体潜意识象征,象征的是心中的理想化自我、理想化超我。
而这种象征意义就是影片的精神、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
你可能还喜欢:
你好,我是冰千里,爱写字、爱电影的执业心理咨询师,喜欢电影分析可以给我评论,或者关注专题:电影里的心理分析
网友评论
当年爱因斯坦一个不严謹的认为核裂变不可能实现 结果用整个后半生去后悔发表了那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