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本书,分别叫《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和《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乍一看名字,一定觉得又是那些心灵鸡汤(毒鸡汤)或者成功学之类。用了一个“又”字,说明我是多么不要看那些鸡汤文啊...
看了之后就看进去了,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之前也看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久而久之,就想着如何运用到生活中,那么最直接的就是心理咨询,有一度还想在这方面深造一下去做个心理咨询师。这两本书应该是入门版和进阶版的区别。作者武志红老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现于北上广等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和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同时写过很多书,或许有一部大家会比较熟悉——《巨婴国》。
这两本书凝练了武志红老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以及几百万字心理学笔记,通过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的大门!活出自我篇通过命运、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七个维度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洞悉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变得更加开阔、包容,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终身成长篇通过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无常这几个方面帮助我们参透关系的迷雾,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
其实解梦也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很多人认为“周公解梦”是一种迷信,但是我认为其中一部分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说象征意义。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开始对梦境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梦是大脑潜意识的一种投射,它可以反映你近段时间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某种程度上的“预见未来”。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界给与的刺激,我们的感官通过神经元传输到大脑,大脑会帮我们筛选屏蔽掉一些我们认为不需要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没有消失,而是保留在某一块区域。比如说我们做噩梦,其实就是大脑防御机制启动了,将原本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负面能量释放出来的结果。人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知识包括一些常识,都会对某些事物赋予象征意义,比如说看到刀子就联想到危险,那么如果你最近遇到一些事情让你感到没有安全感,也许你就会梦见和刀子有关的梦。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原理。
那么为什么说梦也可以某种程度上的“预见未来”?我们在做一些选择时总是主观地去判断,往往忽略了许多客观因素。而我们的大脑接收到庞大的信息,其实就如同大数据分析中心一样,可以判断出事件发展下去的几种可能性以及概率。但是你的主观选择不一定会遵循潜意识里的客观分析,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冲动的人容易做错事,而冷静的人往往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准确,只是看了一些心理学书之后的一小部分思考和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