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所想皆笔下,写出码出皆原创,在文字的世界里 ,有缘自会相见。
“反思”,虽然说起来是一件思维上的活动,但是,还是离不开实践,而在这几天中,我们已经大概知道了“反思”其背后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去进行“反思”。
下面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实践了。
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还可以怎么做,对行动的改变就是“反思”最需要做到的事了。
道理很简单,但是我知道一定很少人去做,因为大多数人都看个乐趣,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也没有持续的“反思”,你一定察觉不到这个工具的好处在哪。
所以,就算我说的再多,也没有用,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
“反思”没有其固定的形式,你可以简单的在脑海中回顾一下,也可以记录下来,写下来,可以简单地写几句关键句,也可以长篇大论的叙述你的过去,这都不碍事,看你的状态而定,只要能让自己梳理清楚,看清问题就可以了。
在时间上也,没必要对自己苛刻要求,就像现在的日更写文,偶尔有点事,断一两天,这就是正常的,当然,你也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写一写自己的“反思”。
有每日、每周、每月的,都可以,在“反思”中,千万不要被形式主义所约束,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而不是形式上的完美。
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提倡一下,最好进行“每日反思”。
每日并不是说你一定要一天不落,而是有空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来对自己进行一场“脑中风暴”。
每日只是在提醒我们,简单地事要重复做,持续做,方能有所成效。
还要额外注意的是“反思”的一些注意事项:
1、触动点+行动点(认知点)才是最好的搭配
2、给出一个具体清晰的行动指南,还记得清晰才是在行动的前提嘛
3、对自己极度坦诚,接纳自己的一切,并毫不掩饰的敞开心扉。
4、多经历,只有见识的东西多了,眼界高了,看的角度不一样了,才会有更深刻的“反思”
5、选择合适的记录载体。
在现如今信息时代,最不需要的就是信息,反而是“知道信息在哪里”却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如何调动和查找,并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有一个好用的载体能够记录自己的思考,是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现在来讲,肯定是不推荐纸质,我目前用的是flomo,可以快速的记录,每当我有了“触动点”,并且现在有空,我就会停一下,写一下自己的思考,不用太多,一两句就好,如果没时间,也可以写一两个关键词,等有空了再拿出来整理一下即可。
如果没有“触动”,那就直接不写了,完全没有什么影响,对我来说, “反思”就是一件不做,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但是做了,却有可能变得更加优秀的一件事,所以到底要不要做,还是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古有“吾日三省吾身”,今有“晚冬每日反思”,在以前,我们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时间思考,能做的就是活着,但是到了现在,吃穿不缺,就不能再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还是多一点思考,让自己多一个选择。
“反思”就是一个觉知的过程,觉察自己、了解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不然,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钱财,你也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就像大海中的船舶,找不到来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