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疫情之前这种说法引起很多人的内心共鸣,不少人也身体力行,走上了辞职周游河山的行列,有的工作多年有积蓄,这个“梦”能延续的长点,有的没有计划盲目裸辞的也开始了“裸奔”的生活,等等。
抛开这些,如今我也算是活成了远方的样子,放弃了虽然也是认真选择但始终不能成为最终信仰的专业,并顺利找到喜欢的工作,工资在朋友同学间还算过得去,在外人眼中更是每天读读写写就好了,但是我却并不快乐。
这种不快乐并不是把爱好变成了工作之后的厌烦,也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无病呻吟,而是读书人的通病。责任,敬畏,同情,宽容,慈悲,每一个词都让我不敢耽于自己的浅层的欢乐。最令我倍受折磨的是一种深层的忧虑,这种忧虑出于一些原因无可诉说,而我,又无法确定这种忧虑对或不对。
孤独、寂寞、生活的窘迫都还无足谓,每当和大众的自以为是、残忍、冷酷、无来由的恶、制造流言等不期而遇往往让我怀疑坚持的意义到底存不存在。或许这是我还未完全成熟的表现,不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情绪,也许我应该习惯这种情况的存在,自己的意义不过给听得懂它的人说的。
当然,我也常常受惠陌生人的善意,那种温暖使人浑身颤栗——凡使我温暖的,都是我的意义,我要永远感怀那些给予陌生人善意的人,一生,平安喜乐,你们。
何不快乐呢,快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