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独钟:“非对称作战理念”
“除了俄罗斯,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拥有高超声速武器,更不用说具备洲际射程的高超声速武器了。其他国家正在试图追赶我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防部年度扩大会议上如是说。
据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罗伯特·卡弗空军中校近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由于俄罗斯高超声速武器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华盛顿必须消除由此引发的‘作战能力不对称’”。这也从侧面证明,普京的这番话并不是自吹自擂。
卡弗提到的要消除的“作战能力不对称”便是俄罗斯追求的非对称作战理念。
其实,非对称作战理念是美国人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避敌锋芒、出奇制胜,实质是高效聚集和释放战斗力。与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战争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不理想,再加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持续进行的经济制裁,俄军无力在大型水面舰艇、全球反导系统等常规武器装备方面与美国抗衡,但为了维持军事大国地位和战略平衡,俄罗斯必须在武器研发上另辟蹊径,高超声速导弹便是代表作。
近几年,俄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经常见诸报端的就有“先锋”、“锆石”“匕首”等高超声速导弹系统。
不仅品类多而且列装速度快、使用频率高。就拿“匕首”来说,普京在2004年首次提及开发“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系统的构想, 2017年12月“匕首”就已经在俄罗斯南部军区第4空防集团军进行试验性战斗值班。
直到去年年底,经常能看到俄试射“匕首”的消息。据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透露,仅2018年一季度,俄军就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对“匕首”进行了250 余次的飞行测试。
不仅如此,高调的“匕首”也经常现身聚光灯下。在去年9月鄂霍次克海演习中成功击毁目标,前不久在北极试验中同样表现优异。如此这般大秀肌肉,在提振国民士气的同时也是国家战略意图的体现。
近年来,北约持续东扩,扩大军事影响力,不断向俄施压。再加之美国不断完善的全球防御系统,动摇了冷战以来形成的美俄相互打击本土的战略平衡,特别是去年8月《中导条约》失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俄罗斯亟需采取有效技术手段来维持战略平衡,高超声速导弹等非常规武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在北极试射“匕首”的点踩得很准——正值北约“庆祝”成立70周年峰会。然而,70岁的北约却难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成员国各怀鬼胎,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抛出“北约脑死亡”观点,给人一种北约愈发“找不着北”的感觉。
北约一团乱麻,东方风景独好。俄罗斯趁机晒出了包括“匕首”在内的一系列“看家宝”——空天军首座“集装箱”超视距雷达站正式进入战斗值班,号称可发现并跟踪约3000千米以内包括F-35在内的隐身飞机;战略火箭军成功试射一枚“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升级后的首架图-160M“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完成组装;俄海军首艘22350型护卫舰的量产舰“卡萨托诺夫海军元帅”号在白海试射了“口径”和“缟玛瑙”巡航导弹。
有业内人士指出,俄罗斯素来有夸大武器性能的传统,10马赫只是“匕首”的峰值速度,在末端速度可能仅为3马赫,敌方反导系统足以拦截,用一枚空射导弹击沉一艘航母更是不切实际。
但俄罗斯2019年军费开支不足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军费却超过7000亿美元,以如此小的代价构建起与美国的战略平衡,并赢得一定的战略主动,难怪俄罗斯对非对称作战理念情有独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