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育
赵昀,原名赵与莒,赵匡胤之十世孙。他这代与皇室血缘已十分疏远,父亲连朝官都不是。七岁父卒,生母带他及弟返娘家,在保长的兄长家寄居到十六岁。宋宁宗(宋十三帝)八亲子皆夭,于是命宰相史弥远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史弥远将任务交于余天锡。余天锡寻途经绍兴遇大雨,恰在保长家避雨。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也行为得体。宰相史弥远接回考量,认为赵与莒合适。将赵与莒选入宫内继承沂王王位,后更被立为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宰相史弥远拥为帝,史称“宋理宗”。 继位前十年,受权相史弥远挟制,政务不被问。直到史弥远死后才开始亲政。亲政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澄清吏治、整顿朝纲力促改革,史称“端平更化”。
速崛起的蒙古遣使入宋,商议联合抗金。赵昀居然同意“宋蒙联合抗金”。蒙古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还宋朝,但双方只是口头约定,为后来留下巨大后患。金国灭了,赵昀将金国金哀宗的遗骨奉于太庙,告慰徽钦二帝在天之灵,算是一雪当年靖康之耻。“端平”年间,灭金后宋军入河南到达洛阳,遭蒙军伏击损失惨重,数万精兵死于战火。史称“端平入洛”。“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进攻南宋借口,蒙古由此开始攻宋战争(这是后话)。执政后期,赵昀沉缅醉生梦死奢淫生活之中。宠爱阎贵妃,致使阎贵妃骄横放肆,干预朝政并与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勾结,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史称“阎妃乱政”,国势急衰。景定五年去世,在位40年,享年60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