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 2025 年的第一天,让我们一同踏上一场特殊的旅程——学会“精养”最好的自己,这将是我们赠予自己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新年礼物。
精养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生活的基石,只有用心去“喂养”它,给予它充足的运动滋养和均衡的饮食呵护,才能为我们追逐梦想、享受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曾经,我一直觉得自己天生不擅长运动,而且在自己青春期身体偏胖,且经历了中考体育的“艰难时光”后,更是笃定自己身体不协调、不擅长运动,于是长久以来都与运动绝缘。直到 2014 年,身体亮起了红灯,严重的健康问题迫使我住院做手术。这次经历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让我彻底放弃了过去那些消极的观念。手术后,我开始改觉察自己、改变自己。
《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说,有一种珊瑚,它一开始是动物,能活动。当它附着到岩石上不运动之后,就变成一个植物,大脑自动萎缩直到完全没有!因为只有运动的动物才需要大脑。而且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不运动,四肢不发达,大脑也会慢慢萎缩。我想到,现在很多慢病,都跟我们缺乏运动有关,四肢不运动,大脑慢慢萎缩,指挥不了身体的其他器官,我们就会变得迟钝,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看到这些,不仅唏嘘。如果你想要高质量地活着,那就穿上运动衣和运动鞋,运动起来吧,别给自己找理由,因为只有你能为你自己的人生负责,跟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别说自己不能、不会、自己做不到,做就完了,一个简单的动作,不坚持10遍、20遍,甚至100遍,就别说自己做不到,那只是你没有做而已。
我也是从2019年开始练习瑜伽,每天早上6:30-7:30雷打不动,穿上瑜伽服到瑜伽馆开始练习,在伸展和呼吸间感受身体的变化与力量的积蓄。慢慢地,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和方式,身体也日益强健起来。最起码在“大感冒”和各种紧急紧急情况下,都有精力去工作、学习、生活。
饮食上,我过去也和许多人一样,秉持着“吃饱就行”的理念,对食物的选择全凭喜好,蛋糕、奶茶等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常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当我读到了《你是你吃出来的》这本书,你现在的身体状态是你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这本书犹如一道光照亮了我认知的盲区。我开始明白,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天摄入的食物就是维持其运转的燃料,如果这些“燃料”质量不佳、营养不均衡,身体这台机器又怎能高效运转呢?现在,物质水平提高了,各种食物琳琅满目,哪些食物对身体好,身体需要哪些营养?我们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从未认真研究过饮食、营养。我们把吃饭当成一种应酬、一种消遣、一种压力的释放、甚至一种应付和凑合……
这么随意的投喂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荒唐的呢?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啊!我们拼了全力打败几亿个精子,才赢得一次生命。我们用了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喂养了今天的自己,能呼吸、能思考、能感悟人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一点心在自己身上呢?我在瑜伽老师的建议下,买来《居民膳食指南》这本书,耐心研究,余生,好好投喂自己和家人。
从此,我的餐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更加充沛,皮肤状态也越来越好,身体仿佛被重新赋予了活力。
精养自己的情绪
以前,我总是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和工作场景中,总是尽力去迎合他人的期望,把内心真实的感受深深地隐藏起来。哪怕遇到让自己委屈、愤怒或者难过的事情,也只是默默忍受,从不轻易表露。久而久之,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如同隐藏在心底的暗涌,不断积蓄力量,让我时常感到内心的疲惫和焦虑,却又无从诉说。
心理学上说,人体75%的疾病都是情绪引起的。长期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心态的人,能增寿5-7年。还真的是笑一笑十年少啊。长期负向情绪会引发身体的疾病。
毋庸置疑,女性乳腺、子宫的疾病,大多数都是情绪压抑引起的啊。我前几年两次做手术,也跟自己的情绪有关。初入职场,不懂得人情世故,只知道埋头傻干,不会借用他人的力量,不懂得抬头看路。在加上年轻气盛,没钱、没人脉、没关系还没脾气,最要命的是自己还死要面子,不愿意领导说不好,常常加班工作到深夜,委屈、烦闷的情绪无处释放,长期压抑在心里,所以身体报警。
人啊,不痛苦不改变。痛够了才会去改变,我在情绪的泥沼中挣扎得精疲力竭,才开始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我尝试着主动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每当情绪涌起时,不再逃避或忽视。在单位觉得自己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不再沉默、不再忍气吞声,怕什么?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更何况,有什么了不起。
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强行压抑,而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现在很生气,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然后,我开始冷静地分析自己生气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还是因为同事的行为让我感到不公平?我进一步思考这种情绪背后的想法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工作成果的重视和期待;从消极方面看,如果任由愤怒控制我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合作。于是,我深呼吸几次,接纳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分析利弊,主动作为,能接受现状就放下顾虑,安于眼前的工作。不能接受现状,就勇敢离开。
最终,我离开了原单位。
就像我经常会做一个梦,梦到自己爬山的时候,突然失控,手里抓着一条绳子,下面可能是悬崖,一个人在半空晃荡,越挣扎越下沉,越恐惧、越难受。这时候不妨松开双手,让自己来一个自由落体,享受那种像羽毛从空中飞舞而下的感觉,掉下去其实是更广阔的一片天地。我做到了,降阶生活的难度,达不到一个目标时,不妨换条路,继续开始,也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我们削尖了脑袋、拼了命迎合,依然难以融入的时候,不妨去找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闻闻花香,看看美景,享受当下的快乐,记录旅程的见闻,这不也是一段美好的人生吗?
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力量,当我们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去理解它们、接纳它们,并且巧妙地引导它们,我们就能把情绪从内心的负担转化为生活的助力,让自己的心灵在每一次情绪的洗礼中变得更加坚韧、从容。
情绪是哨兵。情绪是来给我们报警的,我们经常忽视情绪的价值和力量。所以我们要经常觉察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他人的情绪。经常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样的情绪了?觉察情绪、看到情绪是管理情绪的前提。
情绪背后是想法。发生了什么不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我们对事情的解读,也就是我们的想法是引起我们情绪的主要原因。看我们对这件事情怎么解读,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想法引发正向情绪,消极想法产生负向情绪。
管理情绪就是改变想法。积极的想法让人乐观。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遇事看积极的一面,才能保持正向的情绪。
经常觉察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想法,“精养”自己的情绪。
精养自己的思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想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所淹没,变得浅薄而浮躁。然而,有一种永恒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的思想茁壮成长,那就是阅读。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前人都曾经历过。而且很多前人已经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有一颗终身成长的心,别把自己困在原地。遇到难事儿、糟心事儿,别盲目否定自己,轻信他人。这是我们该成长、进步了。哪里没做好就补哪里,向书本学习,向前人学习,向身边的人和事儿学习。
无学习不改变。学习是成年人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从学生时代,便喜欢看一些“闲书”,写日记、故事。看书和写作是我送自己最好的礼物,让我疗愈和成长。2019 年,我加入了读书会,从此开启了一段充实而美好的阅读之旅。每天,我坚持读书、听书,并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输出写成公众号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心灵的成长和思想的升华。
《掌控习惯》这本书中写到,习惯是复利。好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持续向好,坏习惯让人生不断走下坡路。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啊!我深受启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努力用一个个好习惯取代坏习惯。用早上练瑜伽代替睡懒觉习惯;睡前不带手机到床上代替熬夜刷手机……逐渐培养起了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从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开始,养成了坚持写作的习惯。一个好习惯接着一个好习惯在我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我也涉猎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育儿理念,还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回馈社会。我在社区举办了近 200 场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受益人数达 1 万多人。看到那些家长们因为我的分享而有所收获,我深感阅读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同时,心理学书籍也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大门。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我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这也帮助我在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方面走得更高更远。
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智者的倾心相授,每一页文字都蕴含着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哲理。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无论是人生的低谷还是新的起点,都能在前人的智慧结晶中找到指引方向的光芒。不断地阅读、学习、思考,就是在给自己的思想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它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的人生撑起一片广阔的绿荫,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都能以深邃、独到的思想去应对,做出明智的抉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读书、学习,让我的思想更加丰盈。身体无法达到的地方,思想可以。用读书、学习、成长,精养我们的思想。
朋友们,2025 年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喂养”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思想,用坚持和努力雕琢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幸福的自己。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份深情厚爱,更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愿我们在这一年里,都能收获满满的成长与进步,成为那个我们一直向往的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