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花公公”
“花公公”是《少年包青天2》的一个角色,三廉王身边的一个太监。这个角色在剧中很有特点,说话时拿腔捏调,手翘兰花指,不时还冒出几句歇后语,挤兑挤兑小展昭,可谓剧中的开心果,承包了第二部所有的笑点,深受观众喜爱。笔者看的时候,还随手记下好几条花公公说的歇后语:
“狼舔兔鼻子 —— 不安好心!”
“用米缸来困耗子——便宜他们了!”
“他身上的毛病,就象一碗面一样——何止一条啊!”

剧中“花公公”这的人物,作者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中外历史上,类似花公公这样的人物很多,一般被称之为“弄臣”,为帝王所宠幸狎玩之臣,中国古称优,任务是在幽闭的宫廷内“搞笑”,以插科打诨来为国王、皇帝消烦解闷。这些“花公公”几乎个个才艺兼备、幽默滑稽,经常能把国王、皇帝逗得捧腹大笑,兴奋不已,就像《少年包青天2》里面所演的那样。他们虽然身分卑下,但往往是宫廷中唯一享有言论自由的人,据传说,优旃是唯一一个能指出秦始皇修建长城中的不足的人。虽然传说中“弄臣”们常被塑造成“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讽谏者,比如大名鼎鼎的东方朔,能在插科打诨中劝谏汉武帝,但更多的“弄臣”则是一切以主子马首是瞻,讨好主子,奉承主子,逢迎拍马,在皇帝、国王面前扮演着小丑的角色。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古代的“花公公”不仅没有绝迹,反而与时俱进,升级换代为现代版的“花公公”。古代的“花公公”,绝大多数是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讨好主子,有的更净身去势,沦为太监。而现代的“花公公”,却是心甘情愿,自觉而为。如果说古代的“花公公”是身体被阉割,现代的“花公公”则是精神被阉割。
现代的“花公公”有人形无人语,空有一副皮囊,实为行尸走肉,是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梦境当中的一群人,不敢、不愿睁眼看看活生生的现实,也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空想。他们是当代的姑苏慕容,坐在坟头上就认为坐在金銮殿里;他们是生活里的王秋赦,盼望着有朝一日又来一次新的文.革,又分一次新的胜利果实。他们是思想僵化到了死亡的一群人,认不清时代大势,看不出历史潮流,面对如今之世界,没有一点应对之方,只能靠篡改历史、颠倒黑白、捏造事实加上无理谩骂来求得一点心里平衡。
面对权贵阶层,“花公公”们总会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谄媚和拍马,暴露出穷酸、无耻和下作。那怕这个权贵和它毫无瓜葛,也不能给它带来丝毫好处,比如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萨达姆,委内瑞拉的查韦斯。面对底层民众,又总是掩饰不住他们发自内心的蔑视和高高在上的自得,总是百般诋毁、千般仇视,必欲致至死地而后快。
这难道就是鲁迅所抨击的“见了穷人就狂吠,见了富人就驯良”的奴才狗?当狗当惯了,让他作人反倒不习惯?下跪下惯了,站着反而周身不自在?
平心而论,《少年包青天2》中的“花公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弄臣”、小丑,在主子眼中根本算不得人。而现代的“花公公”们,则连这点自知之明也没有。他们在人前吆五喝六,人模狗样,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大将军出征得胜回朝的派头。用老百姓的话说,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由此观之,现代“花公公”,比之他们的老祖宗,远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