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豸
前几年,有些人在网上晒出一些谐音的名字,听起来特别搞笑,比如史珍香、杨滇峰、朱布儒、段家才……可谓花样百出,无奇不有,要说这汉字可真是有趣。
其实我小的时候,就遇到谐音解读名字的高手。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劈琳劈恐。按说小孩子也不懂个啥,就是跟着凑热闹。
我们学校和大队部挨得特别近,就隔一道墙。看守队部的是一个光棍老头,六十多岁,名字叫孔繁河。学校里的一些淘气包,学习不咋地,整事却有一套。有一天,不知是哪个脑袋来了灵光,把老头的名字孔繁河说成了“空饭盒”。
要不说这些淘气包无聊呢,就这样一个无厘头的发现,竟然津津乐道地挂在嘴边没完没了不说,还上纲上线,说什么要劈琳劈恐砸碎“空饭盒”。
这帮小子怎么会跟一个光棍老头子过不去呢?其实这里是有点渊源的。
大队部房后有一棵杏树,杏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就被这些淘气包给盯上了。但是上学的时候不敢去偷,要是被校长知道了可是没好果子吃,弄不好得挨一顿削。
那时候不像现在,老师收拾学生是很寻常的事,即便告诉了爹妈,大多数家长不会太在意,甚至有的爹妈还得加上两句“这个小瘪犊子要是不听话,老师你尽管打”的话。所以只有等到星期天,才敢行动。
其实这棵杏树是老孔头栽的,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老头子别的值钱东西也没有啥,看见了有人偷杏子,当然不会让。可是这事有点棘手,喊了几声淘气包们就跑了,还没等喘口气,人又回来了,追又追不上,给老孔头气得够呛。老孔头就不再喊叫,而是躲在暗处看,大概能认出一两个,第二天就向校长告了状。
校长把那几个被认出来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审问,一个咬一个,全都交代了出来。学校为此还特别开了个大会,对几个学生一顿臭批。
这些小子可是记了仇,熬到第二个星期天,集合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报复老孔头。这帮小子七嘴八舌谈论着。最后有人想出了损招,说老孔头姓孔,和孔老二是一家。因此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上门闹就是(劈)恐,可以理直气壮,校长知道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然后约定好了行动时间,赶在大队干部下班后行动。
吃完了晚饭,淘气包们再次聚在一起,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门进去,高喊着打倒孔老二,进了屋子就是一顿乱砸。老孔头拦也拦不住。这些小子还扬言说要砸碎孔家这个“老空饭盒”(繁河)子。
另一路来到房后上了树,晃掉树上所有的杏子还弄断了好几根树杈。这下子差点把老孔头给气晕了过去。当天晚上,就去校长家告了状。
第二天校长查出了这些学生,列出个黑名单,把学生家长都请到了学校,然后折价赔偿了老孔头的一切损失。
那时候,谁家也没有几个闲钱,那禁得住孩子这样作妖。据说淘气包回到了家里,都挨了家长一顿暴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