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父母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更多的是交给他孩子与世界如何相处的技能和方式,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才是教育本身应该关注的焦点。
前一段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浙大博士“失踪记”,在15日,遗体被找到,年仅26岁。
事件回到10月10日晚,浙江大学博士候某某在朋友圈留下了一段话,随即失联。
随即,在某某亲人以及微信网友自发帮助下进行全城“寻人接力”。
15日,经过警方多日的搜寻,终于在钱塘江周边找到了一具尸体,经家属辨认,却为失踪的浙大博士侯某某。
每次提到博士,人们中的第一印象是他们是象牙塔中专心研究学术的一群人,但近期出现的“博士自杀”怪圈现象,证明事实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
去年10月,中国留美女博士因不堪学业压力,在马林郡海湾跳河自杀。
今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周某某,因不忍学业导师的压力,溺亡在西安灞河中;
6月,常春藤女博士因不忍家长给予的学业压力,翻身跳楼自杀,告别了世界所有的美好。
正是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精英,走上极端,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么导致他们走上“不归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异于常人的学业压力。
美国著名杂志曾经做过一期关于博士方面的问卷调查,7000多名博士参与了此次活动。
有74%的人表示,学业压力过大,25%的人表示他们的心理存在问题,甚至患上了轻度或重度的抑郁症。
更让人堪忧的是,我们身边往往会有这样的孩子,当心里面出现严重的抑郁,不会向周围的人进行透漏,产生更加令人堪忧的结果。
长期积攒的压力,得不到及时的梳理,使现在的孩子得不到片刻的喘息,一点点突破孩子的心理承受限度,进而产生更加极端的后果。
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出现压力时,怎样更好的发现孩子出现的这些压力表现,进而更好的帮助孩子缓解产生的学习压力呢?
孩子压力过大的表现:
1.情绪变化:
容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紧张、悲伤、疲乏、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情绪。
2.心态变化:
压力过大时,可能导致部分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下降,记忆力减退,变得犹豫不决,出现做事没有恒心,耐挫能力降低等问题。
3.身体变化:
压力过大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有影响,一些人会出现头疼、耳鸣、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胃肠不好、肌肉酸痛,以及失眠多梦等情况。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应该多聆听孩子的心声,问问孩子想要什么↓↓↓
1
提高家庭和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减少家庭的矛盾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2
多给孩子一点赞扬,多接纳、支持、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3
委婉矫正孩子的错误,尽量不要用命令、训斥、谩骂、批评的口吻,防止孩子消极情绪的加剧。
4
培养孩子的自尊,重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5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减压,从考试失利开始,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6
在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异常必须及时治疗。
7
在孩子情绪失控时,能够温柔、冷静地安慰孩子,让他恢复平静。
孩子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来自家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经常处于压力之下,对成绩患得患失,害怕直面家长。
所以家长想要减轻孩子的压力,首先得从自身做起,平时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不要常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有空带着孩子一起出门放松,增进一下亲子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