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阳光姐妹淘》中殷桃扮演的张丽君人中到年时,被二十多年不见的好姐妹问起:“你过得怎么样?……就是叫张丽君的那个你过得怎么样?”她却一时语塞,完全被问懵了。
隔了一段时间,张丽君真诚地进行了内在疏理式地回应:
“十几年,我觉得我自己一直是一个妈妈,一个妻子,好像唯独忘了我自己。”
说着,她的眼泪不禁流淌了下来。我感觉那一刻十分美好,因为我听到了一个久违的生命在表达自己,我感受到有东西在被融化。

我们都经历过夏日般热烈的青春。是啊,在那个时候,什么理想都可以从自己的口中轻易地说出来。仿佛手可摘月,感觉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一副全能的样子。那种不断滋生想象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样子真的很可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历了从小白到老鸟的职场生涯,组建了向往的婚姻家庭,体验着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热恋期慢慢变为“左手摸右手”的平淡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锅碗瓢盆”式的琐碎中,放下了曾经的“星辰大海”,就像心理实验得出的“习得性无助”一样。再回想曾经的少年壮志,用“呵呵”一笑而过,带着悲凉无奈和一些自嘲。的确,人生充满太多的失望,太多的挫败感。当自身无法承载这样一直被打脸的现实后,就学会了隐忍,学会了顺从,学会了无所谓。最终,整个人变得麻木,不像自己了。也离真的自己越来越远。
想一想,是挺心疼的。因为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啊,却硬生生活成了套子里的人,角色里的人。你的头脑里可能充满着“我应该做好一位好妈妈,我应该做好一位好妻子。”像这样的自我催眠暗示语。给自己输入指令,让自己去执行,像不像机器人?而关于自己的需要却理所当然般地被忽略了。所以,整个人看上去不鲜活,很不开心,脸上挤出来的笑容也是僵硬的。在身体的表面仿佛有一层云雾罩着,与人是有距离的。因为光靠角色本身是无法与其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的。
任何人都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就是做自己。在电影最后的场景中,张丽君和往常一样开车到机场,准备接丈夫回家。当他丈夫把她一如既往地当“工具人”一样对待,自己漠然地、老板式地坐到副驾驶时,张丽君果断地敲了敲副驾驶的车窗,很干脆有力地说:“你来开车!”然后,自己就自信地坐到后座上了。她丈夫很是吃惊地看了看她,有点被震慑到了,相信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震慑。接着,他乖乖地换到了驾驶座上开起了车。
这个结局真是大快人心,为女主点赞祝贺。她终于做回了自己,有了做为一个人的底气,有了自己内在的力量。我想张丽君内在的自己被唤醒了。虽然现实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可以有勇气做回自己的。

当有人采访贾玲,关于电影《你好,李焕英》其片名为什么不叫《你好,妈妈》。贾玲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妈妈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妈妈。”
不论我们的人生经历过什么,我们都值得被好好对待。首先,我们得自己好生对待自己是吗?所以,你现在是活成了角色,还是活成了你自己呢?如果是前者,那你会跟女主张丽君一样重新做回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