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单身,在你眼中,是落寞的剩下?还是激情的盛夏?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孤独生活成了一种具有革命力量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代表着独立,也代表着独一无二。“奇葩之王”马薇薇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最可悲的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论证我跟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这种想要论证和别人不同的心态,最TM相同。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所以,单身是你的主观意愿还是被动标签,我无法感知,但我知道你一定有两个跟别人不同的要求,一个约束着自己,一个牵动着你梦中的她/他。那么,今天我想推荐一部电影给你,名字叫做:《肉与灵》,该片是在获得了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2017年),相信在匈牙利女导演细腻而独特的镜头语言下能给你新的启发。
关键词:单身、社交恐惧、性冷淡、超现实主义
1、我们处在单身社会
我曾经在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一书中,看到了太多独居人士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单身社会是富有激情的,充满活力的,他放大了美国单身社会的积极意义,极力改变人们对于单身生活的传统认知,更准确地说,他想告诉我们:社会已经从一个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社会,转变成了允许人们将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会。然而对于这类群体的精神孤独,作者始终没有给出可行性的分析,直到我看到伊尔蒂科·茵叶蒂导演的这部电影,我慢慢有了答案。
简单的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位生活独立但性格孤僻的男女,因拥有相同的梦境而渐渐走入彼此的故事。
影片中到底是男女主角的孤僻性格促使了社交障碍,还是社交恐惧造就了性格孤僻,我无从知晓。然而我看到了这个故事高度凝练了现代社会中单身人士的种种病态细节。
2、患有社交障碍
细节一:
两人第一次在食堂吃饭,男主说自己喜欢喝浓汤,并互动式的问了一句:“你知道为什么吗?”女主竟然耿直的回了一句:“可能是你的手臂有残疾,一只手吃糊状的东西方便”。男主无奈的看着女主,结束了尬聊。
细节二:
其他女工跟身为经理的男主打小报告,指责女主把所有的牛都标了B级。男主决定和女主谈谈。
男主问到:这些牛看起来不都挺好的嘛,为什么都标B呢。
女主说:它比规定的肥了一些,平均肥了2-3毫米。
男主:你有鹰眼吧,2毫米。
女主:是的,我的眼睛很好,规定是我的准则。
虽然上面这段对话有点针尖对麦芒,但是女主扶栏杆的细节还是能看的出内心是恐惧的,我猜测这应该不是觉得自己贴B标签而来的恐惧,而是一种社交恐惧。因为在食堂的那段对话,她认为在言语上冒犯了男主,直接点出了他的残疾,有些让他下不来台。
细节三:
男女主交换各自相同的梦境后,决定一起睡觉。朋友们这段对白真的很“柏拉图”。
男主:我想和你一起睡觉
女主:哦···
男主:没别的意思,就是同房睡觉而已,一起入睡,然后等我们醒来,可以聊聊我们做了什么梦,你觉得呢
然后,两人一个睡地铺,一个睡床,真的准备一起做梦了。羞涩内向的两个人第一个晚上怎么可能睡的着。话锋一转,两人竟然打起牌来了,聊起了初次相遇和初次谈话的场景,男主觉得女主渐渐卸下了伪装,打开了心房,试探性的去触碰女主的手。谁知女主迅速收回的反应着实令观众吃惊,这速度也忒快了吧,我得把画面后退X8。
原来,不是社会包容了单身,而是单身柔和了社会。因为这个社会存在着太多个玛利亚(女主),太多个恩德雷(男主)。他们可以经济独立、生活独立、但是他们始终做不了精神独立。这里的精神独立没有人格上的暗示,我想表达的是“人既然是属于社会的,精神当然可以自由,可以超脱,但还是做不到永远孤独,因为绝对的孤独是有违人性的,不!是有违天性,毕竟动物都是群居。
3、尽管身上有很多标签,还是要追寻“灵魂伴侣”
为何单身,这是一个无法辩证的问题。不是讲几个原因就能推断结论的。不过,影片中我们看到:女主她做什么都静悄悄的,仿佛她的世界只有她自己,高冷到大家叫她“白雪公主”。人们对待这类人,通常都会用有色眼睛去评价,比如:孤傲、高冷、性冷淡···
很多人像影片里的女主一样,当爱情来临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切看似本能的反应,在她的行为中总是透露着一丝丝的艰难,她努力的适应自己,学习爱情。就如,她抚摸一切可以感知的肉体,到公园去看情侣亲吻,用玩偶接触身体,淡定的看色情片,到商店里买恋爱音乐······影片放到这里,让我看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也许她的爱情来临的比常人要晚,她可能有点笨拙,有点固执,有点高冷,但最后突破心理障碍,和男主因灵魂而激发肉欲的那一刻,我确信她还是回归到本性,食色性也,无一例外。
我认为在爱情的道路上,没有早晚,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无关乎对错,缘分尚浅,即是错过;情深意重,即是缘分;命中注定,即是相守。
影片的最后一幕我记忆犹新。男主单手为女主撕扯一片面包,女主擦拭桌上的面包渣,日常的问道:“你昨天梦到了什么?”然而,他们两昨天什么也没有梦到,爱情的激情过后,便是生活的平淡。是啊!生活何不是由平淡构成,爱情何不是沉闷中的一份梦幻。
写在最后:
为什么说这部影片是解救单身人士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面社会镜子,它逼真写实,但超越现实。就像我们千千万万个单身贵族,纵使我们棱角分明,因为某些特点而受到诟病,但我们还坚持自我,勇敢面对生活,这种追寻自我,追求爱情的果敢精神本就是超越一切的,这是一场“孤独者”的无声战争。这位女性导演耐心、舒缓地把个体对孤独的依附和抗拒这般二元对立抽丝剥茧,满怀诚意地为我们展示孤独是什么,孤独向哪里去,孤独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非要说导演有哪些私心和倾向的话,那么在这里,她是真切地希望孤独的种子可以开出爱情之花。
文后:我衷心的希望我的每一个读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肉与灵”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