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心理读书
《一叶知秋,一念知平生》

《一叶知秋,一念知平生》

作者: 风雪飘过 | 来源:发表于2025-10-31 13:20 被阅读0次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太阳温和地挂在天空。虽然是深秋,但温度却很温和,穿上一件不是很厚的外套,就很适中。

桂花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温度,一夜之间,花开满枝头,清香落地。温柔的风夹杂着馥郁的桂花香,缠绕不去,吹过我的脸颊,飘逸着我的发梢,和我进行了一场小小的互动,仿佛在告诉我,趁着这个好天气,得好好欣赏欣赏自然美景。

这风仿佛是故人递来的邀约,不忍辜负。

午时已至,我沿着中山北路,路过华师大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是那排梧桐树步道,树叶一片黄灿灿的景象。地面上,飘落凋零的残叶层层叠叠铺满路面;绿茵场上,零散地洒着些飘落的秋叶;蔚蓝的天空中,白云缓步随行。

再放眼望去,树木花草,五颜六色:有的仍保留着绿意葱茏的本色,有的渐渐转黄,再染成红色,在天地之间勾勒出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美得如此盛大,又如此寂静。

然而,这绚烂之中,也透出一种萧瑟。我看着步道上环卫工人正清理着这些残叶,心中不由生起一丝悲凉。

一片片飘零落地的残叶,已然经历过四季的轮回,如同一棵树某个微小的细胞,周而复始地代谢与更迭。我们只见勾勒出自然的美,却很少人在意它曾经四季锤炼;此刻,这残叶默然落幕于大地,将化作春泥,更护花。

辉煌是它的,落幕也是它的。我们皆是看客,亦是归人。

拐角处的爬藤小花,默默绽放。

在这片风景里藏着四季,在这片过往的人群里,藏着喜怒哀乐,和不同的故事奔赴。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季节里。

我找了一个石桌坐下来,对面是一条清澈的河畔,两岸垂柳还保留着绿茵本色,河面很安静。

我的思绪随风游走。

不禁感叹!回想过去走过的路、遇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那时候的情绪有喜、有怒、有悲、有乐,而今心情如这河面一般,除了安静,没什么波澜。

不是遗忘,是沉淀。

或许是人到中年,面对生活、工作,就需要投放大部分的精力,没有太多的力气去应付那些无关紧要、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你也不再刻意追求能证明身份的外在物质,而更多地转向内心,寻求精神的愉悦。

在一路跌跌撞撞的经历中,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段刮骨疗伤的疼痛。

沉默,是疼痛过后结的痂。

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安静,在身边的人面前,难免会觉得你不食人间烟火、不尽人意。

却不知你背后承受了多少日日夜夜、不为人知的涅槃之痛。

当你洞悉了文化属性所导致的思维差异,理解了所有行为背后的因果,你便能包容周遭的一切。然而,理解之后,更需要的是将自己抽离。

因为你深知,这样的应付和链接,注定需要耗散太多的精力、时间、成本去维系。

理解,是最大的慈悲,也是最远的距离。

人总是要活的有些温度,当一个人过于理性,他便没有了快乐;而过于感性,又会失去自我。

于是,你学会谨慎地共情。一旦意识到这共情无法、也无须升华为共生,便要及时抽离,以免被负能量反噬。

这恰如桂花的品格:予我温润,我便盛放;境遇不宜,便静默退场。

这里,我深有体会。

现在只想把精力都投入工作,把工作做好;至于社交圈,只想保持精简。

这不是冷漠,是找到了自己世界的重心。

人是环境的产物,

故而,我选择走入这秋日,让它来安抚我的灵魂。

我只想粗糙地面对未来,精致地面对当下。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正如这曾国藩的箴言。

我们不需要活得那么宏大,你不过如梧桐一叶,宇宙一细胞。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存在,作为一片经历四季的落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体验自身生命从萌芽、繁华到落幕的过程。

因此,你唯一需要取悦的,就是自己。正如写下此文,不负此情此景所感所悟,而非为了周遭的评断。

此时起风了,刚刚安静的河面,现在荡起了微微波浪。也或许下一秒,会有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河面会掀起狂浪。

这河面的情绪,源于自然的无常。

时而安静,时而微波,时而狂浪。你只需观察它的变化,欣赏它的美——其安静,使你内心清澈;其微波,予你必要警惕;其狂风巨浪,则吹散迷思,令你格外清醒。

这河畔的美,往往来源于起伏波动的情致;这浓墨重彩的自然风景画面,往往来源于从萌芽生机到萧瑟轮回的代谢。

人生何尝不是。

时常想起苏轼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世人深知其诗豪放旷达,然而那份豪放与旷达,殊不知是他用多少深刻的失去,才换来的一丝觉悟。

所以阅读是一种高级的灵魂升华移植。

在他人的故事里,品自己的人生。

那些圣人之语用了他的一生去终结,而你可以用一句话去觉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叶知秋,一念知平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xw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