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本周继续看五分钟商学院,学习产品的相关基础知识。课程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即“长尾爆款”,意思是在长尾这一区域,做出的爆款的产品才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我对于“长尾”这一概念缺乏足够的了解,算得上是不求甚解。
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长尾理论”。
什么是长尾理论?
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个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他写了一本书,就叫《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者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那么我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者事情忽略掉。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获取。是很便利,那么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就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所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这就称为长尾理论。
由此看来,所谓的长尾理论也是一个形象化的一个比喻。长尾是与头部相对应。
二
看来,“长尾理论”是和“头部效应”相对应的。
所谓头部,那就要说到商业逻辑当中的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二八法则,也就是说,20%的商品能够产生80%的利润,也正因为如此。空间有限的线下门店不得不制定各种方案来确定销量最高的单品,来设置自己的销售策略,也就是集中资源服务于20%的客户,去争取那80%的利润。
长尾,也可以理解为,统计学当中的幂率特征的一个口语化的一个表达。
举个例子,汉字的数量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常用的汉字实际上并不多,可能20%左右的汉字那么出现的频次占了80%左右,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头部,另外那些占80%,但是使用的很少的汉字,就是尾部。
由此看来,原来的商业逻辑是其中80%的资源服务好,20%的客户和市场。这称为头部效应。那么长尾理论,可以理解为为对头部效应的颠覆和补充。
三
长尾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生产更加普及,传播更加普及、供需的连接更加方便,也就是说,边际成本越来越小,甚至已经可以说是边际成本下降到接近于零。那么剩下的这一部分长尾的需求,就被更多的人所注意到所注视的。
长尾,还可以理解为是零散的小的需求,聚合在一起的数量会很大,能够产生很大的效益。
比如网络的网络时代的兴起,如比如亚马逊公司、淘宝的商业模式等等,都是把很小的需求把它聚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的效益。
因为在以往的传统的时代,一些很小的需求,那么由于资源所限,是很难得有人生产、有人销售的。而现在在网上展示一件商品,那它的成本已经趋近于为零。
因此,再小再细微的个性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这些很小很细微的要求,聚合在一起,他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甚至超过了这一个品类的头部,那么这才是长尾理论的核心所在。
四
从头部效应,我们了解了二八定律,知道要做好那20%最重要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足够的收益。这不仅能够用于理解产品,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人生。
而从二八定律,再到长尾理论。我们把关注点外移到以前不那么关注的尾部。这说明任何认知都是有局限的,都需要去突破,也能够突破。
是什么带来了认知的突破呢?
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得以前因为成本巨大无法满足的需求,都能被收集起来,也能够被高效地满足。拾遗补漏、见缝插针的一个个细小的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就在以往的尾部聚合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体量。
那么,怎样聚焦于尾部,怎样俯卧好客户,就是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所谓的“长尾爆款”,即在尾部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集中资源优势,打造某一个尾部的爆款,从而赢家通吃,或许是一种好的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