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没摆脱生存阶段,这不能说你很笨,只能说你还不够努力,不够节俭,对金钱不够渴望;
如果一个人连每天的吃饭都成了问题,那只能说明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与外界的因素不太大;
当然,有人说外部环境问题,有人说机会问题,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吃饭生存问题都没办法解决,那么必然的结果是我们还是处在古代社会,但是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还有有人出现吃饭的生存问题,那只能说明是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把责任推卸给外部;
这几年,我自己由于对于财富的规划不够合理,对于赚钱不够有强烈的渴望,总是间歇性的出现现金流危机,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一旦到了这种状态,我内心其实是有点恐慌,手足无措,各种想办法,与之到来的后果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养成的做事习惯和节奏就被打破了,因为这些事耽误了很多的时间;
如果我能够为生存这件事做了足够的储备,无论遇到任何状况,哪怕意外的开支,哪怕短时间没有太多的收入,这些都不会影响我的日常生存开支,也就不会影响到我的正常做事习惯和节奏,让我能够保持行为的稳定性和目标的稳定性;
之所以出现很多次目标和行为习惯的“间歇性放弃”,核心的原因就是出现了现金流危机,我不得不为了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投入时间去解决,还因此会对之前的既定计划产生怀疑,内心就不得不额外再花些时间去做心理建设,这些都属于额外的时间与精力的开支,这些本应该花在做自己的长期既定目标与行动计划上;
也就是说,为了长期目标的稳定推进,为了各种行动计划的稳定性,为了能力建设的稳定性,为了日常计划与节奏习惯的稳定性,首先要为短期的基本生存做好足够的储备,不再为基本的生存而发愁;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复盘写作了好多次,核心的原因是这样的生存危机情况还在经常发生,我的生存保障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还远远不够;
咋办,就两条路,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开源的核心,必须要构建起多条现金流收入的通道;为什么我会反复出现现金流的危机,核心的原因就是收入渠道太单一,目前的就是服装销售,这个行业有很明显的淡旺季的差异,而且波动比较大,所以淡季的时候就只能动用储备,而且这几年旺季的收入也不足以带给我额外的储蓄,这条收入渠道正处于下滑的趋势之中,还不足以覆盖掉生存的开支;
要想破局,现在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要做线上,通过线上的直播和短视频为服装业务搞点新增流量,这几年尝试了各种渠道,事实证明都是线下的一些方式都很低效,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来说只有线上一条路,尤其是对于没有资源有人脉的普通人来说,线上是唯一一条可以让我们脱贫致富的低成本高回报的行动路线;
当然,真正要想做好线上,通过线上拿到结果,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90%以上的人可能连半年的努力坚持都做不到,没有结果就放弃了;
放弃的原因还是在于生存的压力,没有其他的额外收入,也没有生存的储蓄,所以当半年没有收入的时候,大家都会也很大的生存焦虑,这个时候只能去选择一些稳定的收入方式——去上班,这是最稳定的收入方式;当然,短点就是收入没有那么高,未来的上升空间也极其有限;
大家都知道只是靠着上班一定发不了财,只有自己干自己做老板自己搞事情才能搞到大钱,但是这个搞钱周期是未知的,还有可能存在赔钱的风险,一旦失败,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过身来;
好像普通人就陷入了这样的反复循环的心理挣扎之中,短期生存有压力,长期又看不到希望;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短期的生存压力,解决了它,我们就能够长期坚持做些搞大钱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开辟多条收入通道,在长期主业的基础之外,要开拓其他的赚钱渠道;比如当年马云创业的时候,为了养活自己的打印社,不得不去摆脱赚点外快;所以,做点副业搞点短期的小钱不丢人,为了长期大目标,放下面子搞点小钱,这也是成为大企业家的必然通道,也是自我成长的很好的修炼通道;哪怕是去跑个外卖、滴滴,也不丢人;
当然了,我尽量去选择一些跟主业相关的,能够不那么消耗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的事情,比如我的写作副业,一方面可以帮助我梳理思路训练大脑,还可以围绕主业做些宣传,同时也可以赚点小钱;
之前我的写作纯粹是为了爱好,也没有考虑赚钱的事情,但是现在为了生存我也不得不让步,那么围绕我的写作,我构建的收入方式有哪些呢?
我的核心写作主要是在公众号,目前已经开通了广告收益,还开通的带货收益,我还结合网盘的推广项目,这样我只需要专注写作这一件事,可以自动获得三份收益,当然收益的多少取决于自己的内容质量和用户的需求;
这里面我也要特别说一下内容与需求话题,之前的内容我都是以自己为主,自己想写啥就写啥,这是纯粹的自我表达,但是自我表达不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喜欢,不一定是市场需要的;
市场需要的,我自己擅长的,这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交集的话,那么我的写作内容就纯粹是自我表达,没有市场的认可也就意味着没有收益;
所以,要想通过写作来赚钱,我们需要花点时间去观察市场,去用户需求,围绕用户关注的痛点、痒点、兴奋点等去展开,然后才能获得市场的阅读流量,这样才会产生收入;
如果我们写出来的内容与用户关注的需求之间的交集越大,那么我们的流量就越好;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需要通过写作搞点小钱后,我就需要把写作话题与内容去结合市场热点;当然了,有人说写作就是要纯粹的表达自己,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好的作品;
这种说法没错,但是不好意思,当下的我还没有这样的资格,我连吃饭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何谈发展呢?
当然,也有人为了艺术事业忍饥挨饿,比如梵高,比如路遥,他们一辈子穷困潦倒,直到去世后自己的作品才声名鹊起,才有了声名地位和金钱,但是他们的生命没有等到这一刻,就在无奈与贫穷之中离开了;
这样的人属于天选之人,不适合我们普通人,普通人只能选择为了长期美好的未来,苟且的活着;
写作是这样的逻辑,其实拍短视频也是这样的逻辑,要想实现流量的爆发,就必须要迎合市场,还要迎合机器的算法;
除了构建多渠道的收入,还需要节流,更重要的是必须的储蓄;
无论多么少的收入,我们都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储蓄,这个储蓄就是我们长期发展的坚实的生存保障,这个保障才真正决定我们当下的生存发展的稳定性;
我真正开始意识到储备重要性是在疫情的那一年,那一年有太多空闲的时间,读了很多书,当我看到了一个财富计算公式,计算方法为:
年龄 × (年收入 + 投资收益) ÷ 10
我拿这个公式一算自己的,我发现根本就不及格,也就是说自己当时根本就没有财富概念,只是盯着自己的收入,量入为出,从来没有做财富的长期储蓄与发展规划;
我很汗颜与懊恼,之后我就开始下定决心做储蓄,每个月根据收入拿出至少10%的比例存入单独账户做储蓄,也不做任何投资,这是我的个人生存保障线,不能动,也不能让它有任何风险;
这两年整个收入不断在下滑,我一边开始努力搞副业,一边动用这些储蓄来保持日常的生存稳定;
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是要建立起这样的财富意识和行动习惯,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坚定的执行力的,这中间需要做很多次的反复的推拉,放弃,坚持,再放弃,再坚持,直到内心深处有了足够多的信念与成功反馈;
事实上,我每次的复盘深度写作这个话题,也是自我内心的信念夯实的过程,也是给自己的财富体系不断巩固的过程,也是给大脑做正向反馈的过程;
说了储蓄,说了副业,这些是基础,真正要想突破的核心还是主业的发展,也就是我的服装业务的客户流量;
说到线上的流量,我已经拍了上百条视频,也直播了几个月,对这些动作的认知其实如同写作的过程一样,先是按照自己的感觉走,当然起步阶段,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取得自我认同,能够比较容易也比较快的进入状态;
有了前面100次的行动后,基础的问题我都已经解决了,摆脱了这些卡点后,我开始慢慢意识到要研究爆款,要想办法做爆款,爆款的背后本质就是细节,就是对于平台与用户的深度迎合,只有解决了这个核心我才能拿到流量;
之前的100次行动,还只是刚进入到门槛后的自我闲逛,就如同我们进入了一个景区,没有人讲解,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瞎看,刚开始自我感觉挺好,但是逛了一圈后就有点茫然;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指导,或者需要去做深度的研究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
有很多人说,自媒体就是一场开卷考试,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成功案例,大家只需要模仿跟随就可以;但是我刚开始听不进去,感觉自己很牛的样子,我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呢,我要活出自己的样子,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人总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结果就是一地鸡毛,碰的头破血流;
咋办呢,只有头破血流的时候,才会回过头来虚心请教,踏实学习,这可能也是我们普通人成长与学习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当下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深度研究爆款,学习模仿,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拍了100条,只是刚入门;如果不去学习改进,再去按照自己的那套逻辑再拍几百条,可能还出不来;但是如果我能够用心扎实的研究透彻了一条爆款,做出一条爆款,就能抵过过去的100条,甚至是过去的成百上千倍都不止;
所以,互联网其实是有捷径的,只是这条捷径不太明显,需要我们持续用心的深挖学习,一旦找到,我们就找到了财富的密码,赚钱就特别简单了;
从单纯的行动角度来说,要做减法,少就是多,真正研究透彻一条爆款视频,不是一遍两遍就能搞懂的,真的可能需要几十上百次的不断重复,深度解剖背后的逻辑与细节,才有可能找到精髓;
如同读书一样,读100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100遍;如李小龙说的,会100种拳法,不如把一种拳法练习100次。
实际上,对于我来说,现在要想在财富上实现突破,就是要聚焦,专注一条视频,深度研究解读,实现一条爆款的突破,有了1,就会有100,就能实现流量的突破,流量突破了,财富问题自然就突破了;
探讨了很多,其实无论是赚钱,还是做各种事,读书,做短视频,写作,其实本质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在一个点上实现极致的突破,一根针捅破天,一点破,全局就清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