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六篇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六篇

作者: 花香小札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6:40 被阅读1次

一年一年过得好快,一天一天过得好快。而我,仍那个我。

不随事事流转变迁,安静、清净地做好自己。

爱因斯坦时间相对论所言,不同人的时间可能并不相同,每一个人的时间流动速度也不同。正如每一个人都是造物者特定的唯一。

化繁为简。好似曾想像命运的波澜,此刻仍回到风清云淡。回首过往,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在内心。

红红的冻疮长在手上,觉得挺好看。有时修好心境,换个角度看事情,会让心情平和快乐。

看叶嘉莹先生所言,写文章应用最真切、最深挚的自己的心灵情感说出自己的话。对自然万物的感受,皆来自内心真挚的感动。大抵,喜欢的文学前辈都是如此。喜欢的都是同路人。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在短暂的生命中,要完成怎样的自己?不是外在他人的肯定或成就,而是真正地在品格情操各方面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生命。这是近百岁叶嘉莹先生所言。慧言极是。虽正在学习庄子无束、逍遥的思想,却觉也是大善的表述。

美与善是生命的两大主题,两扇羽翼。正是鲲鹏的两扇腾及万里的羽翼。

文字写出,应给予美好的感受,给予心灵的抚慰、温暖,还有力量。

看李煜所写一句诗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不禁轻嘘。一切如梦,如梦。可仍要在梦醒后,继续心持美好地往前行。仍期待着惊喜与感动,这就是,如梦人生。

看量子力学有关的文章,认为灵魂与平行宇宙有关,人的灵魂事实上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自己,而平行宇宙间的自己实际上是以量子纠缠的方式与我们相互关联着的。

一直认为灵魂是另一个维度空间与己同步同行的存在。但这也是假定。在看庄子及圣贤学说时,告知身体只是载体,而真正思想行为的是灵魂。

无论灵魂是以何种形式存在,都与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紧密相连。

常想象不仅平行宇宙,这一世间也可能有另一个自己,有时浮现,有时模糊,有时相信,有时怀疑,不知有无。人生路还长,就抱着这样的期待到终章吧,这也是一种浪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时候不在于物的外形,而在于性格素养的融和。什么样的灵魂认可什么样的灵魂。

唯真性情方可见真骨格、真气象。唯真性情方可与天地同气,与宇宙同存。

得已本性、真性,在根本处,在最真处,在一处做喜欢的自己。

文字最好的陪伴就是,可以和内心说话,在这片心灵花园里。

人靠灵魂真正而活,身体只是外壳,是灵魂面对着这一世间,而世间红尘滚滚,难免心沾尘埃,蒙敝心灵。

心灵需要花园,可平和回到自己的世界中。似归来的小王子,若有所得,从而平和地守在自己的星球,不去涉险,过着每天看日升日落的生活。

心灵花园里有喜欢的书、音乐与喜欢的事物,是灵魂的另一空间,也是灵魂的另一的载体,是抒发思想情感的出口。

书桌前摆放了许多书籍,都摆开叠摞在那,随心情一点一点看。许多书都想看,而时间有限,皆摆放在书桌上,待下次随意翻阅。慢慢书桌摆满,一叠叠一叠,都等待拿起,而常感时间不够用。想着,下次一定要换个大书桌,想着,以后时间能长点慢点。

只要看书就有感慨,随笔文字居上了。记下所想,丰富收藏。

逐渐发现只要写出文字,就有惊喜的内心呈现,呈现给自己这一读者看。

寒冬常在室内,故而,文篇渐长,会积累多些篇章。但不知湖边日记冬篇能否达到预期。

在一边写《庄子·德充符》读书笔札时,一边想人如何能做到不妄情、不妄念,不被俗念打扰,不去向学向艺,从而做回宇宙与自然属性的初我?是否有了大智慧就可以解锁,解除为人俗念的桎梏。这也许需要毕生去探寻。这也是妄念吧。自自然然活着,不去执拗,所遇就得,不遇也不究,所做如庄子言,爱惜生命本身。万物缤纷,只在怡情。

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

今日冬至准时报到。

往日节气都在自己的时间轴中。今日冻天冻地,皆在道冬至。冬至吃饺子,作为南方人,喜欢吃馄饨,吃母亲做的馄饨。

附上冬至小诗一首: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写《庄子·德充符》读书笔札,常感慨,庄子所言天生天养之人,道德充沛之人最好的状态是无情,这也是孩童的状态。希望一天天回归孩童,无情可至无忧无虑。

而身在尘世,既使铁石心肠的人,也有柔软的空隙,也有情感可言。何况善良的大众?孰能无情。真正的人类,情义深厚。

重情重义,也许会伤了自己。如果有天地一样宽广的胸怀,一切可云淡风轻。

很想如庄子所言,道之以貌,天之以形,做一个轻松快乐的自然人,回归孩童状态,无情识、无分别心,活在天真无邪的世界里。

听从庄子慧言,不执拗,不妄念。唯见真挚,真挚为实。

看到一段话写得很暖,摘下: 总有一天,会有那么一个人,看过你写的所有文字,试听你喜欢的歌,看你喜欢看的书,品尝你喜欢吃的东西…只是想弥补上,你的青春里他丨她迟到的时光。

… 这一想法很浪漫。

也许吧… 只知道会想像另一个我永远在另一空间阅读聆听,只知道以后的我,也会看着自己时光中的文字回首过往。

也许吧… 会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个人珊珊来迟,一字不漏地看完我所写的所有文字,知道这正是自己。…也许这一人正是下一场人生大梦中的自己。

南师言人生不似梦,而是梦。

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世长河,百年弹指一间,虽不知那时身在怎样的时空,换了怎样的载体,但知,我,还是那个我,永远是那个我。

备注:此篇写于十二月。

相关文章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六篇

    一年一年过得好快,一天一天过得好快。而我,仍那个我。 不随事事流转变迁,安静、清净地做好自己。 爱因斯坦时间相对论...

  • 水润随笔丨2020 第十六篇

    清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培养钻石一般的自信心,谈何容易?既便拥有世间所有的才华及美好的一切,也难打造一颗钻石般的自...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四篇

    知识是开启智慧、自由之门的钥匙。 也许当足够童真时,就有了一颗全善的心。 发现被人们景仰千秋万载的圣人,都有一颗极...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八篇

    早期的智者,早已把人类该思索的一切似乎都思索过了,留下文字让后人找到共鸣。比如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有些...

  • 水润随笔丨(2018)第五篇

    不得不感叹,很多事情都有关联。很久才看一部电影,点进去看日本影片《蜂蜜与四叶草》,不想,影片的剧情竟也与油画有关。...

  • 水润随笔丨(2018)第九篇

    最近沉浸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很多乐章都很好听,感慨,既使过了几个世纪,在现今听,仍十分动听且有感染力,是音乐世界的瑰...

  • 水润随笔丨(2018)第二篇

    每一个人的灵腑内可能都有许多颗心灵的种子,当学到某项技能时,相关心灵的种子就开始生长发芽,开出意想不到的花。尽量多...

  • 水润随笔丨(2018) 第三篇

    在自由的境界中,传播善知。 中国画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要选其一的话,会选竹。自比性格如竹亦如柳,当首选竹。...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二篇

    看《庄子今注今译》作者陈鼓应前辈的前言,深深感触,虽没出生在军事、政治动荡年代,却依然震撼到心灵,激起阵阵波涛,曾...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三篇

    再一次读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也是关于音乐的诗词,喜欢里面描述的音乐画面及意境。记得这首词上学时曾无意识地背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六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rz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