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看场电影
悬疑与惊悚齐飞,猜不到的结局才足够迷人

悬疑与惊悚齐飞,猜不到的结局才足够迷人

作者: 三字师太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09:53 被阅读31次

悬疑类电影《幕后玩家》,还是没能避免网友的吐槽。虽然保住了演员的口碑,但网友明显对“悬疑”的招牌,很不买账。


毕竟现在的观众可不是随便糊弄的,他们看过的电影,比部分编剧肚子里的墨水还要足。

而且只要你敢提“悬疑”两个字,就注定了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是抱着“找茬”的心态来看的。

不难想象,观众在人群中一眼就望到凶手该有多么失落和无奈,接下来还得耐着性子等着大BOSS浮出水面,一点都不刺激。

末了,便是上演灵魂的拷问、人性的敲打,铺垫不足、厚度不够,便没有想象中那般刻骨。

也许对于国产悬疑剧来说,讲好一个故事,比急着窥探人性更重要。

三字师太作为非资深悬疑电影爱好者,能推荐的优秀作品,十个里面后九个半是国外血统,并且在这一点上不介意被冠以“崇洋媚外说”。

接下来,就请大家抱着开放的心态接纳我的第一份推荐,因为我要剧透了,哈,对于悬疑,这就是灾难来临的感觉。

《致命ID》,2013年国内上映,豆瓣影评8.6。


它有两个著名标签:杀人游戏与意想不到的结局。

杀人游戏是惊悚,意想不到的结局是悬疑。只要出色的演绎出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让人想拍手点个赞,何况还将两者撞出了火花。

先来介绍下听起来就很没有人性的杀人游戏部分。

俗语:“月黑风高杀人夜”,对于悬疑惊悚,气氛的塑造很重要,电影中,主角们面临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


在陌生的环境,漆黑一片的夜里,伴随着种种意外,11个人被迫聚集在一家汽车旅店里。

妓女、过气女明星和司机、一家三口、新婚夫妻、警察与押送的杀人犯,还有旅店老板。

4个女性,6个男性,1名小男孩,电影一开始,就抛出了令人疑惑的对话和血腥画面。


连环凶杀案、车祸、争吵、互相猜忌……像个渔网迎面撒开。

在这个漆黑的冷雨夜,他们并没有抱团取暖,而是充斥着不安和对立的情绪。

嚣张的杀人犯,面对押送他的警察总是透露着一副诡异的笑容;


旅店老板对妓女的态度没有来由的恶劣、过气女明星喋喋不休的抱怨……

面对眼前无可奈何的遭遇,每个人都进入了各自的房间。

夜里,过气女明星被杀,头颅出现在洗衣房,唯一的物品是放在旁边10号房间钥匙牌,杀人犯趁乱逃脱。

随后,争吵中的夫妻,丈夫被人在门外乱刀捅死,除了门牌数字9以外,没有任何信息。

本以为是一场凶杀案,却没料到诡异的死亡事件接踵而来,没有缘由、没有固定的手段,最可怕的是,尸体会莫名消失,找不到杀人动机。

最大作案嫌疑人杀人犯,也在被抓后,离奇死去,身边是对应的数字8号。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杀人,而且很有可能下一个就是自己。

在这种被焦虑和恐惧笼罩的氛围下,压抑的情绪爆发,每个人背后的秘密和矛盾开始浮现。

柜子中出现男性尸体;旅店老板是个冒牌;新婚夫妇中女方假装怀孕;小男孩的父亲是继父;司机总是出现头痛和短暂性失忆;押送犯人的警察同样是名在逃杀人犯……


假警察东窗事发,凶手身份也逐渐坐实,在与司机的搏斗中,两人同归于尽,只剩下了妓女一人,成为最后的幸运者。

但他真的是杀人凶手吗?

悬疑剧情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反转,而且是一次接一次的反转。

你能猜出,上述所有复杂而完整的人物,其实都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戏吗?

接下来就是电影的另一面:意想不到的的结局,这部电影其实是在讲多重人格。

这11个人物真正的主人,是名连环杀人凶手。他的主治医生用药物聚集了所有人格,想利用其中最善的人格司机,消灭最恶的人格—冒充警察的杀人犯。

因此旅店中的人,才会有同样的生日,姓氏是同一个州;

而逃跑的杀人犯遇到了鬼打墙,预示了旅店可能是虚构的存在;总是莫名失忆的司机是因为其他的人格暂时占领了身体。

但不论如何,医生的目的达到了,其它的人格被消灭,剩下的主人格妓女,并不具备攻击力。


可医生这番折腾到底是为了什么?

只是为了证明这个所谓的“连环杀人凶手”,其实是无辜的。

作为多重人格类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在现实中有迹可循。案例主人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返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无罪的嫌疑犯。

后来被作家以记实传记《24个比利》出版,成为畅销书籍。

电影中,医生在法官面前演示,真正的暴力人格已被消灭,现在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位表面上是两百多斤大汉,但内心却是渴望田园生活的弱女子。

反转到此结束了吗?并没有。

接下来的镜头才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影片中最令观众惊诧的一幕,在杀人游戏中真正的幕后凶手另有其人。

影片最后,还是逃不过邪恶人格占领身体成为最后赢家,并杀死了为他洗脱罪名的医生。

原本美好的结局演变成新的惊悚剧,如同观众对电影的评价:最邪恶的灵魂往往隐藏的最深。

多重人格的形成是患者童年遭受的创伤所造成,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人格中往往有暴力倾向的存在。


就像影片中冒充警察的杀人犯,当他成为主人格时,就及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分子。

除此之外,次人格中常见的有需要保护的小孩、与自身相反的性别、还有善良勇敢、能主导大局的角色,影片中司机就是这类人格的典型。

每个人格的出现,与主人公自身的经历与对世界的善恶观点息息相关,特殊情况下,不同的人格可以互相对话。

因此,《致命ID》前半部分就是在向我们展示一名多重人格的内心世界,对善恶的选择,决定人物未来的命运与故事的结局。

据说导演,为了掩盖最后的谜底拍摄了好几个结局,他的铺垫并没有浪费。

杀人游戏中死了那么多人,好歹也是虚惊一场。


但医生一开始善良的动机,与最后炮灰般的结局,似乎向我们预示:能被轻易杀死的,便称不上是真正的邪恶。

而且邪恶,不一定都是青面獠牙的样子,不要被无害的表象所迷惑。好了,不能再说了,我就差把凶手放个图圈出来了。

《致命ID》虽没有特别出彩的桥段和台词,但环环相扣,逻辑严谨,这比起国内不少同类题材想画个圆圈都连不到头的尴尬,实在是教科级别的电影。

如果在某个暴雨的夜晚,你倍感无趣,可以推荐观看,挺刺激。

你会在哪个时刻,觉得自己很分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悬疑与惊悚齐飞,猜不到的结局才足够迷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uc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