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成长生活青春纪念册
明白自己不被理解,才是最成熟的心理

明白自己不被理解,才是最成熟的心理

作者: 心创社 | 来源:发表于2016-09-29 17:25 被阅读5147次

其实

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你的

[每多一份知识,就会同时失去一份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

——撩君


什么是成熟

撩君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有人认为是学会沉默,是学会深情回忆,是学会更加接纳自己。说得也很有道理,撩君也觉得这些很重要,但撩君还是私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成熟的人,是要明白别人是永远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的。

- 01 -

-How成为-

我们总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会懂

Mirko Saviane

先讲个故事:小撩和阿呆是好朋友,两个人在课间的时候一起下象棋,下完以后小撩把象棋放在了自己抽屉里,放学后小撩回了家。可阿呆没有走而是又跟其他同学下了一盘棋,但回家前却把象棋放在了科室的黄色书柜里。那么第二天上学回来,小撩会在自己抽屉找象棋还是在黄色的书柜找呢?

作为一个看互撩的你,撩君相信你很容易就可以回答出“在自己抽屉找”,因为小撩压根不知道象棋已经被转移了。

但是这个问题拿去问一个三岁的孩子,他们却会回答说“在黄色的书柜找”。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们还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他们只知道最后象棋放在的位置,更不知道小撩是不知道阿呆在放学后还下了一盘棋的,孩子总是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会知道,以为别人总能理解自己,这就是幼稚。

- 02 -

-How成为-

自我透明感错觉


Mirko Saviane

这个故事本来讲的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但撩君觉得并不只是这么回事,这种理所应当以为所有人都要完全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恰恰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心理表现。

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听起来谁都懂,但在生活中我们依然能见到非常多的“不成熟”,好比有人总会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你怎么还不明白?”。

其实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中去,以为自己是一个透明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在心理学上解释为:“自我透明感错觉”

撩君我知道这样说你可能不明白的,我举个栗子,有没有过这样的抱怨:

很明显我都不高兴了,你为什么还看不出来?(这个栗子一下让大部分女生都中枪了)我已经说了好多次了,你怎么这么笨呐,就是不明白呢?这时候,这时候你很可能已经产生了自我透明感错觉,而这种心理错觉,让我们内心的委屈和焦虑,越发强烈。

- 03-

-How成为-

击节者与听猜者实验


Mirko Saviane

但在实际上,别人究竟会多理解你呢?尝试着随手在桌面用敲的形式把一首歌的旋律敲出来,让对方猜测是什么歌(前提对方一定熟知这一首歌),你觉得有多大概率对方会猜得出你敲的是什么歌?

- 击节者与听猜者实验 -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因一项研究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听猜者”两类角色。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则要根据节奏猜出歌名。(这个游戏你们可以在家玩玩,蛮有意思的)

在牛顿(此牛顿非彼牛顿)这个实验里面,击节者一共敲打了120首歌,而听猜者只才对了3首,成功率仅仅为2.5%。

仅凭这个简单的测试结果,牛顿又怎么能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呢?原来,他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在听猜者猜歌之前,牛顿先让击节者估计猜中的概率,击接者预测的成功概率居然是50%。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个数字会差的那么远呢?

- 04 -

-How成为-

我们应该学会理解

Mirko Saviane

人们在敲击节奏时脑子里里不可避免地会哼唱出曲调,甚至会出现复杂的交响和合唱,而听者获得的信息仅仅是简单、无规律的敲击节奏。

甚至对于敲击者的一个停顿,听者都很难分辨究竟是停,是拉长音,还是仅仅因为敲击者忘了下面该怎么敲。但是敲击者感受不到听者的这些困难,以为自己能听到的别人一定也能听到。在这项实验中,击节者个个都非常惊讶,听猜者为什么会分辨不出:猪吗?

我敲的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当击节者看到听猜者把美国国歌猜成《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更是不言而喻:握草,猪一样的队友。

击节者的处境也不容易。问题就在于,击节者一旦实现掌握了某种知识(比如歌曲名),就很难想象缺乏这种知识的情形。

击节者敲打节奏时,不会想到听猜者听到的,是一下又一下的分离的敲击声,而不是连贯的歌曲旋律。这就是“知识的诅咒”,我们每多一点知识,就会失去一份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哪一方的心理状态。

其实,击节者/听猜者的实验每天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击节者和听猜者,就像一部分的企业老板和一线员工,老师和学生,政客和选民,营销者和消费者,作家和读者。像击节者和听猜者一样,每一组群体双方本该依赖持续不断的交流进行互动,却受困于信息的高度不平衡之中。

真正的成熟,也正是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你能领悟到“别人是永远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的”这个道理。

- 05 -

-How成为-

远近高低各不同

Mirko Saviane

生活在的例子还有很多,同事跟我抱怨说跟他女票经常吵架,原因经常就是搞不懂对方在想什么,他女票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你根本就不爱我!

所以,现在回到一开始象棋的故事,你就会理解到为什么三岁小孩会回答在黄色的书柜。小孩子在与外界不停的互动中渐渐意识到了他人的存在,而这才只是个起点。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

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我们就成了社会人。成熟就是这样一个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这就是成熟-

别人是永远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的的意思,不是让你就站在自我的立场把对方往死里怼的意思,而是永远都要敬畏每个人的内心,你要承认的事实有两个:一是你没有办法真正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的;二就是别人也无法永远完全理解你。承认世界就是在这个一个理解信息不对等的环境下存在的。

这样的你,会接受他奇怪的所作所为,会接受他的落魄,会接受他的才华,周遭的一切都也能顺其自然的接受着。

因为我们不理解他,他这么做总有他的理由。我们不光敬畏自己的内心,更要敬畏别人的内心。这份敬畏之心会滋生出所谓的宽宥,能力,才能,以及更好的你。

所以,真正的成熟,不光是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是更懂得“远近高低各不同”。


- 06 -

- End感谢您的阅读-

»Reference

杨丽君. (2016). 避免“自我透明感错觉”. 高中生(7), 5-5.

Keysar, B., &Henly, A. S. (2002). Speakers' Overestimation of Their Effectiveness.Psychological Science, 13(3), 207-212.

布朗, 乔纳森. (2009). 自我的发展. 自我(p. 72).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Originalwork published 2004)

[文丨GP/红猫]

-编辑丨樺璃、涵叔、LLL、Olivia-

本文由互撩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

相关文章

  • 明白自己不被理解,才是最成熟的心理

    其实 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你的 [每多一份知识,就会同时失去一份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 ——撩君 什么是成熟 ...

  • 学一学XUEYIXUE——知世俗而不世俗

    学一学XUEYIXUE——知世俗而不世俗 “知世俗而不世俗,才是最善良的的成熟”,什么都明白,却还能不忘初心,不被...

  • 感情笔记

    1.以前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就想方设法的将自己模仿成别人优秀的样子。到头来发现,其实不被理解是社会的常态。活出自己才是...

  • 11.6

    语录分享: 很多人为自己的行为不被理解而感到难过,实际上不被理解才是人生中的常态,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和责任去理解你,...

  • 不被理解才是常态

    一个人所说所做,只能代表他解读世界的方式,而不能代表他人是怎样的。也许你感觉他的某句话误解了你,但你有没有想过...

  •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一) 追求美好,是我们做人的本能,只有掌控住自己的内心,不被欲望所驱使,你才是聪明的智者,你才是真正的成熟。 生...

  • 2021.01.22早安分享

    只有当父母自己的心理水平成熟,发育到成人状态,那么他看待孩子时,看到的才是一个独立的、无限可能的存在。 真正明白孩...

  • 2020-03-23

    不被理解的人最苦

  • 2018/03/29

    今天是最累的一天,心累,不被客户理解,但我能理解他们,我也很反感,但是我也没办法,只有这样才是最直接的方式。今天客...

  • 做自己,才是最成熟的叛逆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有的人宣扬要一辈子在路上 打破常...

网友评论

  • ef056e53772d:这就是最好的回答吧
  • f5d47e4fd560: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渠修成时水自流,成熟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的,这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这类文章可以作为衡量人成熟的标尺
  • 壹隻陈先森:何为成熟?当你从认为他理所应当的理解你 转变成他不理解我很正常,怪我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楚
  • 288216d0c95a:很有启发,谢谢
  • 1152a2bdeb80:能感觉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这句话真的说到心坎里了,以前我总以自我为中心,交谈时总是不自觉的将话题转到自己的事上去,回过头来总是后悔不已,之后反思过,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才慢慢的能够想象出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而更明显的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之后交往过程中能有效的克制自己的习惯,正在慢慢朝着别人所期待的样子改变(不是一味奉承的那种,而是让别人感到舒服)。现在真的是感觉更能理解别人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了。糟糕,我好像又只顾着谈自己的感受了(很喜欢你的文章哦,蟹蟹你让我更加清楚知道自己的改变过程,希望以后多多倾授这类文章哦)。还有个问题,像这种能感觉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想象的能力是不是跟心理学有点关系呢,而且我发现我更能从别人的一点微动作,微表情看出一个人当时的心理并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更有时候能预测他人下一步的动作。而我的这种预测也正慢慢的变成习惯不能自己控制,有时也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恐怖呀
  • miracle_story:写的很好,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如一剂良药💊。
  • 小米爱吃MI: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写的真好!:+1:
  • 1c0c292b7d45:确实不错
  • 3b29abc5cb80:写的很专业,赞
  • 2ede41ffaf72:说服力挺强的
  • 8e79d7b55ecd:写得很不错。
  • cee094fc6a08:很好的文章
  • 122b52109c78:成熟是明白自己很难被别人理解
    2ede41ffaf72: @PURELYW 应该是明白自己,也理解别人不懂你吧。
  • 豌豆仙女:敬畏每个人的内心
  • 小秦儿:我应该要再看一遍😜
  • e5f9267d627e:别人的世界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别人也无法完全理解

本文标题:明白自己不被理解,才是最成熟的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wh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