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造人可不是一个模子里的毫厘不差,而是数不胜数亿万人的各不相同。少数人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大多数资质平平、可以教化;当然也有极少数智力低下、难以自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这一点不容置疑,以往我们老说天才在于勤奋,咋听似乎没啥错,但仔细推敲勤奋就能够天才吗?答案显然是“NO”。
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以此激励所有受教者,其结果必然是各不相同。同样使力的情况下,有的脱颖而出、有的稍有进步、有的不进反退。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总是把赞许给了优异者,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够勤奋、够努力,其他的都需要向其学习,才能迎头赶上。可能赶上吗?除非优异者放弃努力、固步自封,除非后进者灵感闪现、潜藏智力喷发,通常优势劣势也都不易改变。当然我们说的早被注定的,并非人的方方面面,除了极少数我们认知的完美无瑕,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会各有所长所短。如果非要以少数人之长,去否定大多数人之短,就会助长了某方面优异者的目空一切,就会严重挫伤了大多数人的上进心和自信力,并且还会使这些本来可以在其它方面挖掘潜能、展现才华的,也陷入自怨自艾自卑之中。如此教育的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身的轨迹,使大多数可造之材,成为打造精英的殉葬品。
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正常,让更多的受教者发现自己特长、建立起应有自信。我们应该重塑多元的价值取向,让“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都得到全社会普遍的尊重。其个人价值的体现,不能先入为主人为贴标签,而是应该由市场需求作出价值判断。所谓的尊重人才,不能偏颇纸上谈兵的光环,而是应该对社会有实际的贡献、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才能使千军万马各展其长、各显其优,形成人才辈出的璀璨星空。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新农场公园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