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与您分享2021年4月20日)
老师:“作为青春期的孩子特别不喜欢家长给他们讲的一些“不要在意别人的言行,做好你自己就可以的““你改变不了其他人,只能改变你自己的内心”.....类似这样的话,她们说是不喜欢鸡汤,不喜欢洗脑,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涉事太浅,遇到的班级小团伙孤立,遇到春心萌动的事情,孩子自己真的是非常焦虑和痛苦,以至于引起身体不适的严重症状,严重失眠和吃饭吸收不好,
好像对青春期孩子没法用直接击中痛处的方式唤醒她们,在大人眼里这都是小事,可对青春期孩子来说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不要在意别人的言行,做好你自己就可以的”,“你改变不了其他人,只能改变你自己的内心”
这些话, 没人喜欢听。很空洞。除非,你能用他们理解,并认同的方式,把这个原则换一种简单通俗,她完全能够共振的方式来告诉她。
孩子不是不知道这种原则,文字谁都知道。是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这个原则,也不知道她内心的感受。你该告诉她具体怎样理解,怎样做。而且同情和理解她的感受,这样她才会听你的。不然的话,自然跟你逆反。因为你没真正帮到她。
你们看我跟孩子沟通,可能会说:我也是这个意思? 这样也不难嘛?都是大白话。但为啥孩子不听你的,听我的?因为你们只会贴标签,我会落到实处,跟孩子的心相映。
只会跟你们家长一样说话,说大话,他们是无法赢得学生的心的,我要教会他们说“小话,贴心话”
孩子们难免有种种的情绪和不满,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发掘出孩子内心深处最强大的一面。对教师要求也相对更高。如何给学生沟通。达到教学的目标,也不压抑孩子。对排名靠前的孩子要减压,让她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对排名靠后的孩子,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他人值得学习的一面。现在的孩子,都早熟。独立性,自我都很强。所以不能一味的说教,能用“太极”了---舍己从人!过于“有我”,只会下命令和要求,就跟孩子们顶抗上了。
家长们要从这个原则来引导孩子:我们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不想努力,如果不想变得优秀,平庸一些,跟周围人一样,也可以。只是这样就太遗憾了,有机会没有去抓住。不是谁都有这种机会的。
这样,孩子就觉得受到了尊重。愿意努力了。当然,还会有一些人贪图舒服。所以,回家后就让孩子体验【平庸的代价】,了解社会多了, 就会越来越热爱学习。我们必须家校配合,慢慢堵掉孩子逃避的通道,才能让孩子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