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人走出车站的时候,我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的难受,头晕目眩,脚底软绵绵的走不动道。
一夜无眠,中午又没有午休,状态怎么可能好呢?
和那人回村接了父母 ,送他们坐车到小弟家。
不知道是因为换了环境,还是心里有事,昨夜在父母家一夜未眠,吃了“褪黑素”还是睡不着。
失眠的夜,外面任何动静都被成千上万倍的放大了。零点的时候,天下起了雨,雨声嘈杂,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的雨,单房顶噼里啪啦的声音,足够扰了我的清梦。从早晨院里的情况来看,晚上的雨量其实并不很大,院子的梨树落了寥寥几片的叶子,至少应该是虽然下雨了,但并无风来伴奏。
早晨五点以后,才断断续续的睡了过去,七点的时候,突然被那人推醒。他说:母亲已经叫了我两次,让我赶快起床收拾。
临睡前和父母说好的,七点起床收拾,九点离开家返程。谁知母亲六点不到就开始在外面叫我了,那人说他听到我好像刚睡着,就没有叫我,第二次母亲又叫我了,他再不叫感觉也不太好。
父母习惯早起,他们的早不是一般意义的早,一般五点前就起来了,他们起床后习惯在家里这边整理一会,那边整理一会,搞出很多动静出来,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别说赖个床,就是睡个自然醒都很难。
今天早晨我刚从被窝爬起来换衣服,母亲就走进了我的卧室,他和我说话时,我感觉他情绪不好,带着哭腔,就问她大清早怎么了。
她说和父亲吵架了。
我问这么早吵什么,要出门了吵架影响心情还耽误事。
母亲抽抽嗒嗒的和我说了他们吵架的前后经过。原来还是昨天的旧问题,早晨又重复了一遍。
母亲提前将家里的一些杂粮面装在一个小弟的旧书包,打算带到深圳去吃。昨天她觉得杂粮面装在一个背包,太沉,就对父亲说:不如将面分开装,一人拿一点。父亲坚决不同意,还说母亲如果嫌重,他自己背。昨天我和妹妹都在,对于这事父母亲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因为还有别的事就不了了之,谁知今天早起两个人又在这事上纠缠起来了。
对于这事,我的态度是,分开背或者一个背,都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龇牙咧嘴的恶语相向。但父母都是固执惯了,互不相让。
父母亲在一起生活了快六十年了,互不相让的情况经常有,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临出门了为这事吵架,实在令我烦躁。
但从道理来讲,他们都没有问题,但要说为这吵架就都有了问题。
母亲大清早起来被父亲吼了一顿,心情不好,甚是委屈。
如果这事就这么过去也就没有我的疲于应付了。
父亲性格急躁,每次出门,他就着急,嫌弃母亲磨蹭。其实在外人看来哪是母亲磨蹭啊,她又不是个偷懒之人。相反母亲是个很细心的人,每次出门都要将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才安心,尤其现在年龄大了,她的记忆,反应都不是太好,遇到事,就会反复确认,而急躁的父亲恰恰讨厌这种细节的重复。每次他看到母亲屋里屋外的收拾,就会“快点,快点”的催。今天也不例外,我本来夜里没有休息好,听到父亲反复催促母亲,不免内心焦虑,忍不住冲着父亲吼了一句:时间还很早,慢慢收拾,你着急什么,吼来吼去的把人都吼焦虑了。
我的话还算有点作用,父亲听我大着声音吼了一句,一声不吭,出了院子又去催那人。
那人在外面擦车,父亲一遍一遍的对他说,你把车倒过来,我装东西。那人说;晚上下了雨,车上都是树叶,扫一下再走也不迟。
父亲吼不动那人,又不敢进来吼我和母亲,急的在院子里打转。八十岁的人了,急躁的性格一点没变,让人又生气又心疼。
父亲这人啥都好,就是这个急躁的性格实在让人受不了,尤其遇到事的时候,他不但自己焦虑,每次还能很成功的将自己的焦虑情绪转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母亲这几年状态不好,我一直怀疑和父亲对他的催促有关。每次临出门,父亲急的干不了活,就知道团团转催人,这个习惯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很容易影响人的情绪,成功激起对方的不满和愤怒情绪。
八十多岁的父亲,没有事的时候,情绪很是稳定,但有点事就会焦虑,让人又心疼,又无能为力。
在父亲的催促下,我们计划十一点进城,吃个饭,回他们城里的房子一趟,两点出门去车站。结果是九点半不到我们就已经进了城。
进城太早了,显然不适合去吃午饭。我们只能先将父母放在十字路口,让他们自己去超市采购路上吃的泡面。我俩回自家的柴房拿上给他们买的东西,然后回父母城里的房子汇合。
我们到楼下停车时,他们也正好走到了楼下,父母先上了楼,我在楼下将他们的行李又重新整理一遍,然后才和那人一起上楼。
到了家,也没有什么事,四个人坐下来闲聊等到时间出门吃午饭。
聊着聊着,一会儿的功夫,父母又开始因为意见不统一剑拔弩张起来。我坐在哪里劝也不听,不劝心里又过意不去。
真是糟心的一天。
好不容易熬到十二点半,我们收拾出门去饭馆吃饭。吃完饭一点半不到,从饭馆直接到车站,将车停在地下车库后,我和他们三人商议,四个人分两拨进站,东西太多了,我进去也能分担一些。
之所以有这样的提议,还是源于上次送父母时,约了送站,但在进站时,工作人员说我们两人只能进去一人送人。
小弟在购票平台预约了接送站服务。但小城的车站对于送站没有管理,上次我们四个人一起进站时,工作人员说只能进去一个人,我就没有进去。今天东西多,母亲情绪不好,我心里不放心,得想办法跟着进去才踏实。
我的提议是四个人分两拨进。那人和父亲一起先进。拿着较重的两件行李。我和母亲等会儿再进。带着一些稍轻的东西垫后。到了候车室再一起走。
我的提议得到了其余三人的支持。两点钟父亲又开始急了,那人陪着父亲先进了站,我和母亲坐在车站广场晒太阳,二十分钟后我们再进。
这几天因为全运会的缘故,车站去往广深方向的车安检很是仔细,平常不到十分钟的进站流程,今天生生的被挡了半个小时以上,行李早都过了安检,人却还在站外排队等候,时间久了,母亲也开始着急,不断的给我说:可不可以先过去把东西拿到手,在等着安检。
显然母亲的提议不可行,我只能安慰她,有工作人员呢。后来看到那人从楼上过来往安检口走,便用眼神给他指令,让他先拿一下传送带旁边的东西。果然工作人员是个摆设,那人从楼上走到传送带跟前拿行李,工作人员问都没问一声。我看到那人将我和母亲的行李全部拿到了手上,在母亲耳边说:不要急,东西已经被他们拿走了。
母亲情绪才稳定了一点。
安检搞的比飞机场还复杂,后面进站的人排了很长的队。我心里暗想,辛亏早来车站了,要不进站该赶不上车了。
我和那人将父母送到车上安顿好后就下了车。
出了站,我们打算我超市采购路上带的食物。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早已关机,应该是没电了。我提议先去车上充电,然后再去超市,那人着急时间紧张。一直在催促。我说他这是得了父亲的真传。他很是不服气。
手机在车里充了百分之二十不到的电后,我和那人离开地下车库,去地上的超市采购。走到步行街,我才发现自己整个人都不对了。应该是被父母和那人催促大半天,如然松弛下来不适应吧。我打起精神跟在那人身后采购了食材后,又去了一趟加油站,明天要出发了,今晚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忙完家里的事,我一个人坐下来打算日更,想起父母,心里忽然空落落起来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常常和他们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出现分歧。但是一想到要分开好久,心里还是充满了不舍。但愿能有时间常去看看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