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一个闲置物品的房间里,有一口破旧的蓝色小木箱。里面盛放着一些破旧的衣物,箱子上落满了灰尘。这个春节回老家偶然看到它,我就想起它曾经是陪伴着我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在小学五年级毕业季后的夏末秋初季节里,那个夏天显得尤为漫长。好像无所事事的日子,其实内心有一份不安的盼想。那就是在等待着考上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个时候虽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但并不像现在这样小学上中学全部人都可以上。那个时候达不到录取线是决不能上中学的。有一天傍晚时分我和弟弟在家门口的那个路口,看见了林老师从那棵枫树旁的路口走来,我心忐忑起来了,是不是送录取通知书呢?我会被录取吗?
当看见林老师手里拿的录取通书说,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那一刻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啊!那个心情应该与现在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一样的。父亲也为我能考上初中无比的高兴,为我的上初中学习生活筹备着一些东西。这个蓝色木箱子就是那个时候做的。
父亲收集起家里所有角落闲置的木板,弃劣取优选了几块质量好的捆起来,送到本村一个木匠师傅家里,给我做了一个木箱子,然后涂上蓝色油漆。上初中就要到乡镇一所初中学校做寄宿生了,自己要有一个箱子存放衣物,用品等。
开学时,父亲带我去注册,他挑着一担子,前头是一床棉被后头是蓝色小木箱。从此开始了我整个中学时期的寄宿生涯。由于从未离开过父母,一个人突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时那心里很难受。每到周五下午上完课就顾不上吃饭急匆匆地往家赶。还有几个同村同学一起走,为了节省2角钱的车费,大多数个周末都徒步走回家。
那时候校舍也简陋,一个宿舍里面除了中间一条窄小过道,两旁都铺满了学生的床架。那种床架是上下铺的,简单又粗糙。食堂也没餐桌,吃饭时大家到食堂拿回盒饭舀一杯菜,或是家里自带的一些咸菜就在自己的床上吃开了。
两个同学合睡一张床,床头的一侧都放着自家带来的小木箱。里面放着书本,衣物和一些家里带来的食物,还有几元伙食费。米都是家里带来的。那几元伙食费一般是用来买每餐一搪瓷杯几角钱的菜,偶尔晚上晚自习回来买一二个糖果吃。水果是奢侈的,记的一位同学有一次买了一个苹果五角钱,我都很羡慕呢。刚上初一时买一搪瓷杯菜叶是一角钱的。一顿饭就配这一杯菜叶。也有同学到周末时把家里带来剩余的米拿到对面街上卖了换取零用钱买零吃。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生活还是很贫穷。
我那个蓝色木箱平时用一把小锁锁着,放学宿舍吃饭时打开拿一些东西,然后又锁上。上完晚自习回来,宿舍里一片闹哄哄的。生活管理老师几经催促同学们去睡觉,迟迟还有些同学在悄悄的聊天。总要有一两位高年级老资格的同学大声呵斥一下,宿舍里才平静下来。在这小世界里也有恃强凌弱的现象。
学习上总有一两位老师对我特别好,不知是英语老师对我的厚爱,让我喜欢上英语。还是我本喜好英语。整个中学时代我都是英语学的最好。三位英语老师在我心中都留下深刻印象,至今我还会想念起她们。
每当放寒暑假时,我就扛着这个蓝色木箱回家。暑期里就和父亲,弟弟一起去砍柴卖。攒够了学费,下学期开学时,再扛着这个小木箱回学校。寒来暑往完成一年年的学习。
睹物思人,看见这个蓝色木箱子,就想起那段生活的光阴影像,老师、同学、父母、年少时的自己。曾经的一段生活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风烟里,看到这破旧的小木箱,往事就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出来。
那段岁月虽苦也甜,因为那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年春去春又回,却不容我再少年!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至今巳过30多年了。世事沧桑,人生渐老,生命最终都要明白,接受命运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地过好往后余生。如同这口破旧的小木箱安然卑微地生活着。接纳,臣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