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已经是1.28,腊月二十三了——也是北方的小年,此刻的我由于一些原因在外地,除了出去逛街看到热闹售卖的春联和福字以及超市中各种打包装点好的礼品盒能真切地感觉到年已来外,别的感觉就没了,因为今年不回家过年便心中少了很多的年味。
人常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年,一个是小孩的,一个是大人的。
小孩的年味是最足的,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期待着放寒假,然后放了寒假就如出笼的小鸟般各种撒了欢的玩耍,东奔西颠,满村的乱窜。到腊八吃腊八粥开始嘴里就嚷嚷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快给我买新衣服”,满心欢喜的期待着新衣服。然后每个集市都去卖衣服的小摊前“挑”衣服,还左看右看的晃着小脑袋一副没相中的样子,要是相中了的话定是会扯着那衣服的衣角不舍得走的,最后老妈多数还是不会给买那一件,因为老妈的眼中的你的审美观很“幼稚”,最后老妈会给买一件她看中的“适合”你的,而且一定会拿大一码的尺寸,她总是说“小孩子长的快,怕今年买的下一年就不能穿了”。你以为小时候的我们会因为没有拿到那件心心念的自己看中的衣服就会不开心吗?!那你可大错特错了,小时候的我们健忘的很,拿到任何一件新衣服都能把刚才的那件忘的一干二净,然后就高兴的屁颠屁颠地去试穿到舍不得脱下来。到了小年这一天,我们那边还有祭灶的习俗,就是用芝麻糖和扎的小马车将厨房的旧的一年的灶王爷请走,据说请走的灶王爷是去天上向玉皇大帝请安了,然后将新的一年的灶王爷请来,希望灶王爷能带来一年的丰收与平安,“吃不完用不完”。那时候的我们哪里知道这许多的道理,这些都是奶奶来做的,我们的欢乐一是跟着奶奶用秸秆扎小马车,虽然扎的歪七歪八,每次都被奶奶数落着“这样子的不行哦,灶王爷要去玉皇大帝那,很远的,你们扎的这个马车摔着灶王爷可不好喽,他就去不了玉皇大帝那了,或者就回来晚了……”奶奶边说边帮我们整理我们的残次品,我们则叽叽喳喳地问“玉皇大帝是谁啊?”“他在哪里呢?很远吗”“我们也可以见见吗?”……场面也是热闹的很呢。第二份期待就是祭灶完毕后我们就可以吃到那酥脆酥脆的芝麻糖了,啊哈哈,想想就开心呢。家里孩子多,小时候家里又穷的紧衣缩食,这种“好吃的东西”都是一次吃不上太多的,但是每人能领到一根也是欢喜的不得了,当真是“甜在嘴里,也在心里”。每次领到芝麻糖后我们姐弟三个就会一起高高地举着小手让奶奶先尝尝,每次这个时候奶奶都乐开了花地笑着,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除夕那天的我们是很忙的,活动安排的满满的。那天我们要给家里做大扫除,拖地擦桌子扫院子,家里的每个犄角旮旯都不放过。虽然有点累,但我们活力满满,最后看着原先凌乱脏兮兮的家在我们的收拾下变的整洁干净,也是开心的不得了。然后就是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了,我们此时的作用就是给老爸拿浆糊拿联子扶门了。看着那一副副红纸黑字的对联和福字贴在自己家里,瞬间感觉新的一年里福运连连了呢。再看看那面目狰狞,怒目圆睁,手里拿着大刀的“凶神恶煞”的两位门神,我们马上就跑了,觉得家中安全多了,绝对能起到辟邪除魔的作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那有吃饺子的习俗,但是我们那时候不流行去买速冻水饺,好像小时候的超市里也不怎么有速冻水饺,所以要想吃就得先包喽。但是冬天很冷哦,包饺子的时候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每次包完饺子就得赶紧用比温水再热一点的水麻溜地洗洗手,都冻的没知觉了,包的时候不开心吃的时候就是另一副嘴脸了,一小会儿的一碗就没了。啊哈哈。最后的一项活动是洗澡换上新衣服。小时候的村里还没有太阳能,也没有暖气,北方的冬天又很冷,一般没什么农活,基本也不出汗,那时候的我们冬天是要两个星期甚至三个星期才去附近大一点的村上的澡堂子去洗一次澡,所以说起去洗澡我们也都是很激动开心的。再加上洗澡后要换上新衣服就更是开心开心加开心了。哈哈。家里的人是不大过元旦的,因为家里的人不觉得一月一号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他们都是过阴历的岁月,一直都是认为过了除夕夜的一月初一才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要在除夕的这天打扫卫生,洗澡更衣,将那些陈旧的一切东西都留在过去的一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再来看看大人的年,就少了很多的年味。40-70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个年龄的人的年一般都是在操持过年的东西,备年货,然后等着自己的孩子孙子孙女从远方回去过个团圆年。20-30这个年龄的成年人的年的形式就很多了。有的觉得回家过年没什么意思的,就趁着这个大长假计划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国内三亚丽江成都,国外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结了婚的在纠结这个年去谁家过,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又远的;没结婚的,在这个过年的大舞台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她们过度关心地比你父母还着急的操起你的心“那个小王家的大儿子去年大学刚毕业,小秋不是也是去年大学毕业的吗,估计俩人搭……”“小秋咋还没谈对象呢,该结婚了啊”……此时小秋内心OS一定是翻白眼,和“关你屁事”,可是她又必须乖乖女地听着忍着,最怕的是她怕自己父母也催婚……所以这个本该高兴的过年的大节日对这些人来说真的是可怕又无奈的存在。另一种情形,没结婚的你,好不容易在春运的大潮流下发动朋友圈的所有人抢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回家前纠结买什么回家过年;回家后依然觉得没什么意思,小时候喜欢吃的芝麻糖和油炸丸子现在看到就能算出它的热量,怕吃了发胖,所以一口也不会动。家里依然很冷,还是没有你在城市里的暖气,所以回到家后除了一日三餐的时间外几乎都是窝在被窝里看剧看小说看综艺。爸妈在客厅,你在卧室的被窝里,一天依然是说不上几句话,到了除夕那天,你陪他们简单的吃了几口年夜饭就又缩回被窝里,再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赖在老妈坏里抓着老妈的手取暖然后一起倒数等着春节联欢晚会。再不会和老爸老妈一起吐槽那年的春晚怎样怎样……
大家都说长大后年味就变了,其实不是年味变了,而是我们长大了和小时候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了。小时候的世界就只有家那么大,长大后除了家都是自己的世界,即便是在家里也在用手机和发达的互联网与家之外的世界联系着。殊不知回到家的我们最该放下的就是手机,最该陪的就是我们的父母,最该与之多说说话的也是他们。毕竟一年365天,而漂泊在外的我们能在家的时间就只有过年的区区数日。在父母身边的那几日不妨还试着像个孩子一样黏着他们,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年味又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