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为人母前,自己是先为的小姨,对一个孩子更多的认识是成人担负的责任,但更觉的万万不可因为孩子而失去自我才是。2017年四月初自己挣扎着终成人母,开始一场超乎想象的体验之旅。
一 看见自己
都说孕育小孩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自己整个孕期,前三个月止吐手环不离手、也没压抑住想抱住马桶的心,后期拖着160多斤的巨身,每天赶着喜欢上窜下跳的公车上班打卡到临产。前几天偶然想起,也还挺自我感动,可再一想哪个职场女性不是这么熬过来的,也就不允许自己沉迷矫情不自拔了。
临产前有次去市里的中心医院体检,坐在医院走廊长椅上候诊,右手边隔两个座位坐着一个男子,其旁边又坐着个约末四五岁的小男孩,一直在哭。刚开始成年男子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只是偶尔命令小男孩不准哭了,可能是小男孩不像成人一样讲道理,懂得反思,太沉迷于哭泣不自拔了,这个男子也觉的自己仁至义尽,继续忍下去就要爆肝了,所以他突然站起来把小男孩拉下座位,摔在地上,用脚狠踹,小男孩哭的更凶了。当时那场景对自己影响很大,心想这太可怕了,以后自己决不要在外面教育小孩,得low 成什么样,才能这么干呢。
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母亲后,对那个父亲所为似乎有了更多认识。当你每天面对一个呱呱落地,喜怒无常,吃睡都不受控的小屁仔时,才会真正明白为人父母难熬一面的感受。小家伙明明吃饱了,哄睡了,结果你一离开他就醒,一放下就哭,管你要上个厕所还是干嘛,一切都不受控,好累,简直要疯掉。面对这个小屁孩的所为,对不起,老娘要发火,虽然后面会后悔,觉的自己好差劲,但情绪不受控,相信很多初为人母都会有这样感受。其实大多母亲都不是弱者,不走对自己来说,更轻松容易的路,而是为了孩子一路披荆斩棘,在这个升级打怪中,渐渐学会对自己和他人不要太苛刻。
二 更懂父母
自己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县城的农村,父母高中毕业,父亲是个木匠,从我记事起他总是在外打工,只有到节假日才会回家。虽然母亲常说小时候父亲待我的甜蜜故事,但我却一点印象都没有。比如什么早上起来摘菜的时候,我粘人要抱,他就一边背着我一边摘菜。还有就是父亲不重男轻女啦,虽然作为老二的我,还是女儿,可父亲也喜欢抱着我在院子里晃,连到村子里卖菜刀的小商贩都以为父亲得了个儿子什么滴,这些从小到大我不知听母亲讲了几遍,但很可惜我对父亲的印象可不是这么温情,我印象中的父亲应该是成年后的。也许是养家的责任太重,生活太不易,觉的父亲脾气很暴躁,尤其每年过年,每次喝酒后家里都不得宁静,父母都要吵架。他喝完酒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母亲性格刚烈,不懂妥协,难免从吵架升级到打架,总之,过去我印象中的他,一点都不符合父亲的人设。记得有一次大学寒假过后我要返校,回程火车是晚上八九点的,父亲之前说好要送我,可那天他喝完酒后又是回忆过往,心情不爽,倒头就睡。最后我一人顶着黑漆漆的夜赶路到车站,心都碎了,当时的心情应该和张爱玲知道恩师送的八百元港币被母亲赌输掉时一样,痛苦和绝望。
而我的母亲是一个十分要强又十分自卑的妇道人家,十分能干,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就一个人在家里种地、扣大棚种西红柿、养猪,也扛起养家的重任。她对我和姐姐的教育不是鼓励教育,尤其是对我。在我成长过程中,她对我们没有很多成长上的积极引导,因为农活太多了。我们更多是看见母亲勤劳务农的现实,进而告诉自己要努力读书。我们县城有一所重点高中,我和姐姐当时都是自己考上的,姐姐在这个学校的尖子班毕业,考到一所理想大学,还拿到一笔当时来讲很不菲的奖金,所以我考上高中后的目标就是进到这个尖子班,或许也是满足父母的期待,经过两年努力,终于达成目标。尖子班的班主任还是当年姐姐读书时的老师,当时每个班级也有类似助学金这样的款项,母亲就托人写了一个条子,就是证明我家里确实经济压力大,希望能够争取到这笔钱,于是母亲就让我把这个条子交给老师还是怎样,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班主任冷着脸把条子和助学金二百多块仍给我,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怨恨母亲提出这样要求。但看母亲勤苦操劳的样子,作为女儿又不忍心拒绝她。最后自己在这个尖子班里很不开心,觉的老师因为这件事不喜欢我,而且对新数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很不习惯,成绩一下子从进尖子班时学前十几名到最后高考成绩541分,数学才考了60多分。对于这样的成绩,自己当然是不满意,后面因为高考失利情绪消沉,报高考志愿时都是自己凭感觉填报,这个特殊时刻,母亲也没有过问,而是每天都是在大棚里给西红柿浇水。那时候,姐姐还有一年大学毕业,再加上我的大学学费,想必她压力很大,一心都在犯愁两个孩子的学费吧。在很多年里我一直自责不该听她的妇人之见,在心里蛮怨她要我去争那二百多块钱的助学金,而这些对当时一个孩子的影响,我觉的她不会理解,也从未和她讲过。
所以为人母的这一年多来,自己是一边在待孩子身上见自己,自己的没有耐心、自己的不完美。也理解父母那一辈人,没有太高的智慧和修为去教孩子处世,但他们已用自己全部,尽为人父母的责任,自己也不该用理想父母的尺子去苛责他们。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人母,才体验到其中滋味,父母健在,还好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