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情的阶级性

爱情的阶级性

作者: 青石说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14:17 被阅读0次

爱情,这个多么美妙神奇而又耐人寻味的字眼,历来是被人们吟咏歌颂的话题。爱情是多种要素的结合体,它包含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道德的、美的等诸多内容。随着社会的生产发展,历史的不断推移,人们对爱情的认识、要求和表达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中,爱情都是具有阶级性。

首先,爱情的阶级性受到社会的阶级属性影响。爱情在阶级社会中,无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爱情的终结是因为他们所处的阶级不同,他们对于双方的爱所附加的条件不同。保尔是一个革命者,是布尔什维克,他要献身革命。在他看来“第一是党,其次才是你和别的亲近的人们”。如果冬妮娅不能和保尔一样加入到革命者的行列,那么他们的爱情就只有结束。

保尔与冬妮娅

资产阶级小姐冬妮娅的认知中,她爱的是保尔“这一个人”,而不是爱保尔的“那一个人”。冬妮娅所爱的“这一个人”指的则是她最初认识的那个勇敢憨厚而又不甘受侮辱的保尔,爱的仅仅是保尔这个个体,而不是处在社会中眼里革命第一,其次才是亲人和自己的保尔。他们两者的社会地位、身份不同,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爱情带有阶级属性。此外,他们对对方的爱所附加的条件要求,无论是对于保尔还是冬妮娅来说,这都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保尔革命,冬妮娅不革命,这更加证实两者爱情的阶级性。他们最后也只有以爱情的告终来坚定自己的立场,实现自己的追求。

其次,爱情的阶级性体现在爱情观上。人们常说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则会表现在思想、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不同阶级的爱情也有着不同的追求,有着不一样的爱情观。无产阶级的爱情是建立在为实现人类更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基础上,而资产阶级的爱情则与之有着天壤之别。在中外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无产阶级的爱情是因革命而相互结合的,是比较纯洁的。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婚姻是一种契约”,爱情被打上金钱的烙印。例如《基督山伯爵》中的邓格拉斯向富有寡妇求爱,为的就是按“契约”发财。

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的思想、精神会受到该社会形态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那么作为社会中个体的人,其爱情观就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客观因素制约。纵观人类的爱情史,家庭门第、等级观念、个人抱负和文化水准等等构成了爱情价值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阶级性明显贯穿其中。人处于社会的一定阶级地位,个人的精神、思想、素养等都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这种阶级差异会妨碍到一些青年男女的结合,即便有为了热烈追求爱情一时冲破阶级局限的男女,但是他们身上仍然是背负着社会舆论和阶级偏见的压力。或者他们自身阶级的差异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最后也是会演变出不幸的爱情悲剧。《复活》中的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即使结合了,我想,传统的道德和舆论的压力也会使他们的爱情产生变异。

在现今社会的爱情观中,人们对于择偶条件上还是会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的制约,依然强调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可见,爱情的阶级性仍然是存在着的。“为了爱情故,一切皆可抛”也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这种观念的。

相关文章

  • 爱情的阶级性

    爱情,这个多么美妙神奇而又耐人寻味的字眼,历来是被人们吟咏歌颂的话题。爱情是多种要素的结合体,它包含着生物的、心理...

  • 阶级性

    阶级性得我们 其实,不得不说就是你们有没有认识到,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算是有阶级性的。虽说每个...

  • 浅论原始社会为什么没有阶级性

    首先,本人认为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性的。 按照主流观点来看,阶级性是反映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这就要求这个社会本身...

  • 扮演爱情

    扮演爱情 文/渐渐成邱叔 人的阶级性质其实从上学时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比较纯粹——身强力壮的霸占着统治阶级...

  • 阶级性,是一种固有存在

    曾经,我觉得阶级性就是个屁,只要我努力,我也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现在,我觉得我很傻很天真,阶级性是一种固有存在...

  • 大滇说茶1001夜之64 论普洱茶的阶级性

    大滇说茶1001夜,论普洱茶的阶级性。 这两天,大滇5群里讨论了很多关于普洱茶的阶级性,大滇也就这个话题来谈...

  • 《欢乐颂》告知的道理:你的美丽不如你的能力

    文|猪小闹 《欢乐颂》里的五位女子的命运,又一次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爱情是具有阶级性的。 因为没有强的能力,做为多年...

  • 漂亮是有阶级性的吗?

    一 我看到对面超市里的几位妹子和大姐,有的五官可以算得上是漂亮。 其中有一位妹子说话声音极悦耳,普通话也很标准,我...

  • 科二冲刺(一)

    单项选择——教育学 1、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2】社会属性:永恒性(共始终);阶级性(不同...

  • 教师资格证考取打卡第三天(科目二)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教育产生的条件①劳动②语言的形成 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②没有阶级性 ③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情的阶级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hj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