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五个中医知识点。
一、给孩子艾灸增高穴(身柱穴)
在古代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说法。小孩子平时多灸身柱穴,可以让孩子身体壮、增高、增强免疫力不容易感冒。
身柱穴位: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生活必备:中医知识(一)
取穴方法:采取俯卧位或者俯伏坐位,先定大椎穴,然后定身柱穴。
艾灸身柱穴方法:
1、艾条悬起灸,用大小适量的艾条,可用温和灸或者雀啄灸法,每次以灸5~10分钟为宜,隔1~2天灸1次,每月灸10次左右。
2、隔姜灸,切一片一元硬币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艾炷如黄豆大,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可以灸五壮、七壮、九壮,艾为纯阳,取阳数。隔日或每周灸1次。
隔姜灸的时候生姜片不用换,一片生姜就行。灸的时候不用烧到烫,感觉温热就行。
学习到儿童灸身柱穴这一课时,我感触颇多。回想那年,我家孩子上初中一年级,每晚临睡前,我给孩子捏脊、按摩尾椎穴、涌泉穴。孩子习惯了每晚我和他的亲密模式,有时候我回家晚了,他乖巧地趴在床上看书,听见进门的响声,抬起头说:“妈妈,你今天还没给我捏脊呢。”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画面宛如昨日,当年的毛头小子长大成人。我只有每天去学校送饭,才和孩子短暂相处几分钟。望着自己儿子,忽而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悟,眸光里满满的欣慰。
孩子真正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只有那几年,平时多和孩子按摩、艾灸肢体上的亲密模式。宝爸宝妈们,好好珍惜孩子小时候的珍贵时光吧!
二、舌顶上颚养生功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绪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下“人中”穴,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舌头顶到上颚时,任督二脉是通的。学生听课、看书、大人开会时,舌顶上颚,脑筋会很清醒,阴电阳电相通,强身健体。
三、牙痛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昨天有位60多岁的女顾客说牙痛,疼了半夜没睡觉。刚刚去医院看病,牙齿上了药,口腔麻麻的。我握住她的左手,教她按摩“牙痛合谷”穴,按摩“牙痛合谷”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但能帮助快速缓解疼痛感。
倪海厦老师在视频课里说:如果半夜牙痛,吃点蔗糖就不会痛,因为蔗糖是碱性的,所有的病毒无法在碱性的环境下生存。过去很多老先生,饭后咬甘蔗,因为有蔗糖,所以九十岁牙还好好的。其实,过去很多最原始的方法最好。
四、落枕
早上起床时,发现脖子突然不能动了,马上平躺到床尾,让头在床沿外自然下垂、手自然下垂,躺平三、四分钟,慢慢呼吸,让身体慢慢扭回来,让头慢慢扭回来,当场就好了。
倪师给学生讲课时调侃到:这个方法不要教人家,不然生意就跑了(笑)。
五、意外受伤后
所有意外受伤:打球受伤、撞伤、高处跌伤等等,真正受伤的是事后,不是事前。
意外受伤时,要保持那个姿势几分钟不动,让身体去适应那个姿势再慢慢起来,受伤就会去掉。受伤是因为气血还没有习惯,所以说受伤是事后。
虽然我只接触了中医知识的一点点皮毛,每天工作、学习、生活时间紧促,但是收获颇丰。
感谢自己,在不惑之年鼓起勇气零基础自学中医。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充实自己的人生。
先天条件约束我们太多、给予我们太多,可能有好的、有坏的。但是,后天的选择跟作为,才是最重要的、最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的,能够真正掌握的人永远是自己!
加这个QQ群,免费学习中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