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6日星期二
《好的开头》
写文章的人都有着这样一种类似的感觉,脑子里有时候涌出来了很多想写的感觉来,一直地向上涌,甚至有一种压也抑不住了,可是坐下来后,千言万语从不知从何说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平静的开头,这也是大家落笔的一种静处理的方法。
我常常想,冯骥才在写《珍珠鸟》时(冯先生本人可能无法回忆起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细节思维了,就容我在这里随笔乱画吧。),刚开始可能有了那句好句(也可能那个好句是最后才灵光出来的。):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写的东西也明白了,就是要写那只鸟,那只停在他的肩头上睡着了的珍珠鸟(精细描绘的笔触:银灰色的眼皮盖住了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的长长的绒毛盖住。)。可是就是不知道什么下笔,他那个笔尖欲下又收,心里如沸腾着啊,有些急,就那么持着,终于一句如口头语一样的话出来了“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就那么切入了,就那么通了,一口气如画于宣纸上的国画一样,一口气就到底了。
以下这些都是好的开头。
巴金: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海上日出》
老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
方纪: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之秋》
冯骥才:真好!《珍珠鸟》
……
(我会继续收集这样的开头)古人以“凤头,猪肚,豹尾”形容文章的三节,而凤头之文是可遇不可求的的,画龙画虎古今有之,画凤之家较少,因为凤为美物,是至美之征,而人们对于美的要求是没有境界的,这正如美女难绘一样,心中有美,才能笔下生美。如果起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开头,后面的东西就是相比之下必然显得笨拙了,这样一来,整篇文章一定不会有一气相承的活感,而是有点强扭的感觉,显得不自然,有点如唱戏的感觉了。
所以以平静之态,切入文章,这不但在暗示着自己应该宁静,冷静,也适到好生地定下了个音准了,以至后文可以跟上的了。
好的开头如姑娘的头一样,只要洗梳洁净,或是扎一个辫子,或是披垂肩上,都会显得自然美丽。若是大加装饰,插金挂银,花枝招展的,只会让人觉得饰过其人,而失去天籁之美。
写作的人总有这样的感觉,心中明显已经有了隐隐的蠢动着,而笔尖却是停在笔格中,或是双手在键盘上只感觉到心中已经是云翻雨滚了,可是笔却就是无法下来,那是一种急啊,一个个的念头,一个个开头都从脑子里闪过,但都被自己给取消了。为的是让自己能够静下来,可以如抽丝剥茧从容不迫地写出来,就在那个开头,如唱歌的人一样,一首歌的头开得高了,或是低了,后面的高音高不上,低音又低不下了。
那些好的开头是一种把握,是沉淀,是长期积累的回赠或是作文快乐的回报,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之后,然后沉浸在一连惯的写作之中,不被意外的事所打扰,一气呵成地完成作品,那真是一种快乐,是写作人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人生的快感。
作文是精细的事,精到什么程度,细到什么底限是没有一个度的,人人可作,但文章千古事,得失在寸心了。
好的开头/http://www.edu11.net/space-67-do-blog-id-35814.html
已有 718 次阅读 2005-07-22 17:34
评论 (1 个评论)

xurong 2005-09-25 11:34
好的开头=http://blog.cersp.com/18893/92295.aspx
网友评论